
【醫】 arc light bath; Finsen bath
fragrance; sweet smell
dark; full of trees; gloomy; in multitudes
family name; surname
bath
【醫】 balneum; bath
芬森氏浴(Finsen Bath)是19世紀末由丹麥醫學家尼爾斯·賴伯格·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提出的一種紫外線光療方法,主要用于治療皮膚結核(尋常狼瘡)和某些炎症性皮膚病。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特定波長的紫外線照射病竈區域,利用光化學作用抑制細菌生長并促進組織修複。
定義與原理
芬森氏浴屬于早期光動力療法範疇,使用碳弧燈或石英燈産生的紫外線(波長約300-400nm)進行局部照射。芬森發現紫外線可破壞病原微生物的DNA結構,同時刺激皮膚免疫反應。這一發現為現代光醫學奠定了基礎,芬森因此獲得190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臨床應用
在20世紀初期,該方法對皮膚結核的有效率達80%以上,後被拓展應用于濕疹、銀屑病等慢性皮膚病的輔助治療。現代改良版仍可見于部分紫外線B(UVB)窄譜療法中。
權威參考
關于“芬森氏浴”這一術語,目前公開的文獻和網絡資源中均未找到明确解釋,可能屬于小衆專業領域、拼寫誤差或尚未廣泛傳播的概念。以下是基于詞源和關聯領域的推測分析:
丹麥科學家尼爾斯·呂貝裡·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1860-1904)是光療法的先驅,因利用紫外線治療皮膚病(如狼瘡)獲得190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若“芬森氏浴”與此相關,可能指:
建議确認術語準确性,例如:
若您有更多線索,歡迎補充以協助更精準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