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分光光度法英文解釋翻譯、分光光度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pectrophotography; spectrophotometry

分詞翻譯:

光的英語翻譯: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光度的英語翻譯:

luminosity; magnitude
【電】 lintensity of light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是一種基于物質對特定波長光輻射的吸收特性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光譜學技術。該方法通過測量樣品在紫外-可見光區(通常為190-900 nm)或近紅外區的吸光度值,建立吸光度與物質濃度之間的線性關系。

其核心原理遵循比爾-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數學表達式為: $$ A = varepsilon cdot c cdot l $$ 其中A為吸光度,ε是摩爾吸光系數(L·mol⁻¹·cm⁻¹),c為溶液濃度(mol/L),l為光程長度(cm)。該公式構成了定量分析的理論基礎,被收錄于美國化學會《分析化學手冊》第11章。

主要應用領域包括:

  1. 化學物質濃度測定(如蛋白質定量采用Bradford法)
  2. 生物分子鑒定(DNA純度檢測的A260/A280比值法)
  3. 環境監測(水質污染物檢測)
  4. 制藥質量控制(符合《美國藥典》通則<857>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要求)

現代分光光度計已實現全波長掃描和動力學分析功能,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将其歸類為基準分析儀器,相關校準标準參見NIST SP 250-86技術規範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分光光度法是一種基于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特性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技術。以下從定義、原理、分類及應用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定義

分光光度法通過測定物質溶液在特定波長或波長範圍内對光的吸光度,确定其化學組成和濃度。其核心依據是朗伯-比爾定律,即吸光度與溶液濃度和光程長度成正比。公式表達為: $$ A = epsilon cdot c cdot l $$ 其中,$A$為吸光度,$epsilon$為摩爾吸光系數,$c$為溶液濃度,$l$為光程長度。

二、原理

  1. 光吸收機制
    物質分子吸收特定波長光能後,電子躍遷至激發态,不同物質因量子化能級差異呈現選擇性吸收特性。例如,高錳酸鉀溶液吸收綠色光(波長約525nm),呈現其補色紫色。

  2. 吸收光譜
    通過分光光度計掃描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繪制吸收曲線(吸收光譜),用于物質鑒别和定量分析。

三、分類

根據光波波長範圍分為三類:

  1. 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適用于含共轭結構或芳香環的有機物。
  2. 可見分光光度法(400~760nm):常用于金屬離子、有色化合物的測定。
  3. 紅外分光光度法(2.5~25μm):用于分子結構分析。

四、特點與應用

  1. 技術優勢

    • 靈敏度高:可檢測低至$10^{-6}$~$10^{-5}$mol/L的微量組分。
    • 選擇性好:通過波長選擇減少幹擾。
    • 操作簡便:適用于實驗室和工業場景。
  2. 應用領域

    • 地質分析:測定岩礦中金屬元素含量(如鐵、銅)。
    • 食品檢測:檢測亞硫酸鹽、二氧化硫等添加劑。
    • 生物化學:核酸、蛋白質濃度測定。

五、發展曆程

從早期的目視比色法(依賴肉眼判斷顔色深淺)到光電比色法(引入濾光片和光電池),最終發展為基于單色光的分光光度法,技術精度和適用範圍顯著提升。


如需進一步了解儀器操作或具體案例,可參考、2、4、5中的實驗方法和應用實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