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ir-deposited clay
wind
【醫】 anemo-
accumulate; amass; long-standing; product; store up
【醫】 product
clay; clunch
【化】 clay
【醫】 argilla; clay; loam; potter's clay
風積粘土(aeolian clay)是風力搬運沉積作用形成的黏土類沉積物,屬于風成沉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成需滿足三個條件:持續穩定的風力、幹燥氣候環境、以及充足的細粒物質來源。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黃土研究所的沉積物分類标準,風積粘土具備以下特征:
在工程地質領域,清華大學岩土工程系的研究表明(《特殊土工程特性》,2022),風積粘土因其高孔隙比(普遍>0.9)和強結構性,具有顯著濕陷性,需采用預浸水法或強夯法進行地基處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3年全球沉積物數據庫顯示,這類沉積物占陸地表面沉積類型的12%-15%,主要分布在北緯30°-50°的風積帶。
“風積粘土”是一個地質學術語,需從“風積作用”和“粘土”兩個角度綜合理解:
風積作用
指風力搬運的顆粒因風力減弱或遇到障礙物而堆積的過程。風積物以沙和粉砂為主,但也包含粘土級顆粒。其典型特征為:
粘土
指粒徑小于0.002毫米的細粒沉積物,主要成分為高嶺石等含水鋁矽酸鹽礦物。特性包括:
風積粘土的形成
多出現在風力分選的沉積環境中,例如:
需注意:純風力搬運粘土級顆粒的難度較大,因此典型風積粘土多與其他沉積作用(如水力)共同作用形成。例如中提到的“含炭粘土層”,可能屬于風積-湖積交互作用産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