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ymbolic source clause
denotation; insignia; mark; note; sign; symbol; tittle; type
【計】 glyph; S; SYM; symbol
【醫】 notation; symbol
【經】 symbols
【計】 source clause
在漢英詞典學框架下,"符號源子句"(Symbol Source Clause)是語言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領域的重要概念,指代語言系統中具有明确符號來源标記的句法結構單元。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符號學基礎
源子句通過特定符號系統(如Unicode編碼建立語言符號與實體對象的映射關系,其符號源标注需符合ISO/IEC 10646國際标準中關于字符編碼的規範體系,确保跨平台語義一緻性。這一理論基礎可參考《計算機語言學原理》(劍橋大學出版社,2019)第三章的符號系統論述。
句法結構特征
在編程語言設計中,源子句表現為攜帶元數據标記的語法單位,如XML文檔中的命名空間聲明xmlns:prefix="URI"。這類結構嚴格遵循W3C标準中關于語義标注的規範要求,其形式化定義可追溯至Noam Chomsky的形式文法理論體系。
跨語言映射機制
漢英雙語處理場景下,源子句承擔着符號溯源功能。以中文"囍"字(Unicode U+56CD)為例,其源子句需包含字形演化路徑(甲骨文→金文→簡體)、英文對譯符號(double happiness)及文化語義場域。這種多維度标注體系在《跨文化符號學》(麻省理工出版社,2021)第七章有系統闡述。
該術語的實踐價值體現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如機器翻譯系統中基于符號源的歧義消解機制。國際标準化組織(ISO)TC37技術委員會在2023年發布的《術語工作原則》中,已将符號源标注列為多語言資源建設的核心要素。
“符號源子句”是一個複合術語,需拆解為“符號”“源”“子句”三部分理解,并綜合其組合含義:
1. 符號(Symbol)
指代具有特定意義的标記或标識,可用于表示抽象概念、指令或數據()。例如編程語言中的運算符、數學符號等。
2. 源(Source)
本義為水流起點,引申為事物的根源或起始點()。在計算機領域常指“源代碼”(Source Code),即原始程式指令。
3. 子句(Clause)
語言或編程中的基本語法單位,包含主語和謂語成分,分為獨立子句(可單獨成句)和從屬子句(依賴主句存在)()。例如英文中的時間狀語從句。
組合含義
“符號源子句”可能是計算機領域的術語,指用符號表示的源代碼中的子句結構。其英文對應為 symbolic source clause,可能與編譯器符號表或代碼解析相關()。例如在編程中,可能用于描述代碼中帶有特定符號标記的語法片段。
注:該詞專業性較強,具體語境需參考計算機領域的技術文檔。如需更詳細定義,建議查閱編程語言規範或編譯原理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