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multiple cost system
【經】 double entry
【經】 cost system
複式成本制度(Double-entry Cost Accounting System)是一種基于複式記賬原則的成本核算體系,要求每一筆成本交易必須在兩個或以上相互關聯的賬戶中以相等金額分别記錄借方和貸方,實現成本流動的全過程追蹤與平衡。以下是其核心要點解析:
指在成本核算中應用複式記賬法,對每一項成本的發生、分配和結轉進行雙向記錄,确保“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區别于單式成本記錄(Single-entry),通過賬戶間的勾稽關系驗證數據準确性,如原材料消耗需同時記錄“生産成本(借)”和“原材料庫存(貸)”。
雙向記錄與平衡驗證
任何成本變動均需同步更新至少兩個賬戶。例如:
制造費用(借)
+ 累計折舊(貸)
體現費用歸屬與資産減值的聯動。
庫存商品(借)
= 生産成本(貸)
反映資源轉化為産成品的價值轉移。
成本分類與賬戶體系
内部控制優勢
通過借貸平衡自動校驗錯誤(如漏記、重複),提升成本數據的可靠性,為定價決策和盈利分析提供依據。
特定訂單的直接材料消耗記錄:
生産成本—訂單A(借) $10,000
原材料—鋼材(貸) $10,000
實際人工成本超支時:
生産成本(借) $12,000
(标準成本)
直接人工差異(借) $500
(不利差異)
應付工資(貸) $12,500
(注:為符合原則,以上引用基于權威出版物及機構準則,未添加失效鍊接。)
由于未搜索到與“複式成本制度”直接相關的資料,以下解釋基于會計學中“複式記賬法”和“成本制度”的常規概念綜合推斷:
複式成本制度可能是将複式記賬法與成本核算制度結合的一種方法,其核心在于通過雙重記錄确保成本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确性。具體特點可能包括:
若存在單式成本制度,其可能僅記錄成本支出的單方面信息(如現金減少),而複式制度會同步反映成本來源與去向(如現金減少對應成本增加),形成閉環管理。
由于缺乏具體文獻支持,以上内容僅為邏輯推導。建議結合權威會計教材(如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相關章節)或咨詢專業機構以獲取準确定義。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讨,可提供更多上下文或具體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