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壓英文解釋翻譯、腹内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分詞翻譯:
腹的英語翻譯:
abdomen; paunch; stomach
【醫】 abdom.; abdomen; abdomino-; alvi; alvus; belly; celio-; coelio-; lapara
laparo-; venter; ventri-; ventro-
内壓的英語翻譯:
【化】 internal pressure; intrinsic pressure
專業解析
腹内壓 (fù nèi yā),英文為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是指腹腔内部存在的持續壓力。它是腹腔這一封閉解剖空間内,由腹腔内容物(包括内髒器官、液體、氣體等)及其壁層共同作用産生的穩态壓力。
詳細解釋:
-
基本概念與生理意義:
- 腹内壓是人體正常生理狀态下存在的壓力。在健康成人靜息狀态下,IAP 通常維持在5-7 mmHg(毫米汞柱)範圍内,近似于或略高于大氣壓。這個壓力并非恒定不變,會隨着呼吸運動(吸氣時膈肌下降,IAP 升高;呼氣時相反)、體位變化(如平躺時較低,直立時稍高)、身體活動(如咳嗽、排便、負重時顯著升高)以及腹腔内容物的體積變化而波動。
- 適度的腹内壓對于維持腹腔内髒器的正常解剖位置、支撐脊柱和軀幹穩定性、協助靜脈回流(尤其是下腔靜脈回流)以及參與呼吸力學(協助呼氣)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
測量與評估:
- 臨床上,腹内壓最常用且相對準确的間接測量方法是通過膀胱測壓法。具體操作是将導尿管插入膀胱,連接壓力傳感器,在膀胱内注入少量無菌生理鹽水(通常 25ml)後,以恥骨聯合水平為零點進行測量。此時的膀胱内壓被認為能較好地反映腹内壓。
- 其他測量方法包括直接腹腔内導管測壓(有創,主要用于特定手術或重症監護)、胃内測壓、下腔靜脈測壓等,但膀胱測壓因其簡便、相對無創和可重複性成為金标準。
-
病理狀态 - 腹腔内高壓與腹腔間隔室綜合征:
- 當腹内壓持續或反複病理性升高,超過正常範圍(一般指持續或反複的 IAP ≥ 12 mmHg),稱為腹腔内高壓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IAH 根據壓力水平可分為 I 級 (12-15 mmHg)、II 級 (16-20 mmHg)、III 級 (21-25 mmHg)、IV 級 (>25 mmHg)。
- 如果 IAH 持續存在并導緻新的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則稱為腹腔間隔室綜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ACS 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症,其特征是極高的腹内壓(通常 > 20 mmHg)導緻多器官系統(如心血管、呼吸、腎髒、胃腸道、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常見病因包括嚴重腹部創傷、腹腔内大出血、重症胰腺炎、大面積燒傷、大量液體複蘇導緻的腸壁水腫、腹腔内感染、巨大腹腔腫瘤等。
-
臨床影響:
- 心血管系統: IAH 可壓迫下腔靜脈和門靜脈,減少靜脈回流(前負荷降低),同時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後負荷增加),導緻心輸出量下降、血壓降低。壓迫腹主動脈也可能影響血流。
- 呼吸系統: IAH 迫使膈肌上擡,限制肺膨脹,降低肺順應性,增加氣道峰壓和平台壓,導緻通氣困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 腎髒: 腎靜脈受壓、腎實質受壓以及心輸出量減少共同導緻腎血流量減少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引起少尿甚至無尿,是急性腎損傷的重要原因。
- 胃腸道: 腸系膜血流減少,腸道灌注不足,導緻腸黏膜缺血、屏障功能受損,易發生細菌和内毒素移位,誘發或加重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 (SIRS) 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MODS)。
- 顱内壓: 嚴重 IAH 可通過阻礙頸靜脈回流或增加胸内壓傳導,間接導緻顱内壓升高。
參考來源:
- World Society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WSACS) - 現為 Abdominal Compartment Society (WSACS)。該組織是研究和管理腹腔内高壓及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的權威國際機構,提供了标準的定義、診斷和治療指南。來源:https://www.wsacs.org/ (訪問其官方網站獲取權威定義和共識文件)。
- Malbrain, M. L. N. G., et al. (2014).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ts on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I. Recommendations.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該共識是 IAP/IAH/ACS 管理的基礎文獻。來源:DOI: 10.1007/s00134-014-3409-2 (可通過 PubMed 等學術數據庫檢索)。
- Kirkpatrick, A. W., et al. (2013).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updated consensus defini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World Society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另一份重要的 WSACS 共識指南。來源:DOI: 10.1007/s00134-013-2906-z。
- Cheatham, M. L., & Safcsak, K. (2010).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the journey forward. The American Surgeon. 提供了 IAH/ACS 的病理生理和臨床管理的綜述。來源:PMID: 21044355 (可通過 PubMed 檢索摘要)。
- UpToDate (臨床決策支持數據庫) - 搜索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in adults"。該資源提供基于循證醫學的最新臨床綜述。來源:https://www.uptodate.com/ (需訂閱訪問)。
- 《重症醫學》相關教材或權威綜述文獻 - 例如由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編寫的指南或大型參考書如《實用重症醫學》。來源:相關專業書籍或期刊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腹内壓是指腹腔内部由器官、肌肉、液體等共同作用産生的壓力,是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正常值
腹内壓(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是腹腔内壁(包括膈肌、腹壁肌群、盆底肌等)與内髒器官相互作用形成的壓力。其正常值在不同來源中略有差異:
- 靜息狀态下:接近0mmHg或略高于大氣壓()。
- 臨床範圍:通常認為0-5mmHg或0-7mmHg均屬正常()。
二、生理意義
-
核心穩定性
通過協調膈肌、腹橫肌等“内核心肌群”收縮,支撐脊柱和骨盆,維持姿勢與運動穩定性()。
-
呼吸輔助
調節腹内壓可提升呼吸效率,尤其在腹式呼吸時,幫助肺部擴張與氣體交換()。
-
器官保護
為腹腔内髒器提供物理支撐,防止下垂或外部沖擊損傷()。
-
循環促進
通過調節靜脈回流和淋巴循環,維持血液循環功能,尤其是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
三、異常影響
- 腹内壓升高(>12mmHg):可能導緻腹腔間隔室綜合征,常見于腹水、腸梗阻、腹部腫瘤等,可能引發器官缺血、疝氣等()。
- 腹内壓過低:可能與肌肉松弛相關,影響核心穩定性和器官位置()。
四、臨床重要性
腹内壓與血壓、體溫等并列為六大生命體征,尤其在重症監護(ICU)、術後監測中廣泛應用,對評估疾病嚴重程度和預後有重要意義()。
如需更專業的測量方法或疾病關聯信息,可參考(腹腔壓力測量技術)或(臨床測量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