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沸騰傳熱英文解釋翻譯、沸騰傳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oiling heat transfer

分詞翻譯:

沸騰的英語翻譯:

boil; bubble; seethe
【化】 boiling; bubbling
【醫】 boiling; ebullience; ebullition

傳熱的英語翻譯:

【化】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ence; heat transmission
thermal transmission

專業解析

沸騰傳熱(Boiling Heat Transfer)是工程熱物理領域的重要現象,指液體吸收熱量後達到飽和溫度并産生汽泡,通過汽泡的生成、生長、脫離和上升過程高效傳遞熱量的機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機制

  1. 中英對照

    • 沸騰傳熱 (Fèiténg Chuánrè / Boiling Heat Transfer)
    • 沸騰 (Boiling):液體相變為蒸汽的過程
    • 傳熱 (Heat Transfer):熱量從高溫區向低溫區的傳遞
  2. 物理過程

    當加熱表面溫度($Tw$)高于液體飽和溫度($T{sat}$)時,液體在加熱面形成汽化核心,汽泡攜帶潛熱脫離表面,實現對流換熱。其熱流密度顯著高于單相流體對流,公式表示為:

    $$ q = h cdot (Tw - T{sat}) $$

    其中 $q$ 為熱流密度,$h$ 為沸騰傳熱系數(據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數據,水在1atm下 $h$ 可達5,000–100,000 W/m²·K)。


二、沸騰傳熱模式分類

模式 特征 應用場景
池沸騰 液體靜止,汽泡自由上升 鍋爐、核反應堆冷卻
流動沸騰 強制流動液體中汽泡被帶走 制冷系統蒸發器、火箭引擎
核态沸騰 高效傳熱,汽泡持續生成 高熱通量設備散熱
膜态沸騰 加熱面形成蒸汽膜,傳熱系數驟降 需避免的安全臨界狀态

三、工程應用與權威研究

  1. 能源系統

    核電站中沸騰傳熱控制反應堆安全(參考清華大學《核工程熱力學》研究。

  2. 電子冷卻

    微通道流動沸騰用于CPU散熱,熱通量可達200 W/cm²(據國際傳熱會議報告。

  3. 航天技術

    低溫推進劑在微重力環境下的沸騰特性由NASA格倫研究中心實驗驗證。


四、學術參考文獻

  1. 經典理論

    《沸騰傳熱與兩相流》(Collier & Thome)系統闡述核态沸騰機理。

  2. 前沿進展

    麻省理工學院2023年研究通過納米結構表面強化沸騰傳熱效率(見《Nature Communications》)。


注:本文定義參考《工程熱力學名詞》(科學出版社),應用案例來源ASME、AIAA等學會标準。術語發音采用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标對照标注。

網絡擴展解釋

沸騰傳熱是工程熱力學中的重要概念,指液體在受熱表面發生相變(汽化)并伴隨氣泡運動的傳熱過程。以下從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沸騰傳熱是液體通過氣泡生成、脫離和運動帶走熱量的傳熱方式,屬于對流換熱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核心特征是液體内部形成大量氣泡,實現液态到氣态的劇烈相變過程,牛頓冷卻公式($q = hDelta T$)仍適用。

二、主要分類

  1. 按空間形式

    • 大空間沸騰(池内沸騰):液體在自由表面容器中沸騰,氣泡自由上浮(如燒水壺)
    • 管内沸騰:液體在受限管道内流動沸騰,形成氣液兩相流(如鍋爐管道)
  2. 按熱力學狀态

    • 飽和沸騰:液體整體溫度達到飽和溫度
    • 過冷沸騰:液體主體溫度低于飽和溫度,僅局部受熱面産生氣泡

三、傳熱機理

關鍵過程包括:

  1. 汽化核心形成:凹穴和裂縫處的殘留氣體成為氣泡生成點
  2. 液體過熱:壁面附近液體溫度高于飽和溫度,形成熱邊界層
  3. 氣泡擾動強化傳熱:氣泡脫離時引發液體劇烈混合,使傳熱系數比無相變時高數十倍(水沸騰時可達1700-51000 W/(m²·K))

四、典型應用

主要應用于能源與化工設備:

五、計算公式

常用經驗公式包括:

  1. 牛頓冷卻公式:基礎計算式
    $$ q = h(Tw - T{sat}) $$
  2. 羅森諾公式(適用多種液體):
    $$ frac{C_{pl}Delta T}{rPrl^n} = C{sf}left( frac{q}{mu_l r} sqrt{frac{sigma}{g(rho_l-rho_v)}} right)^{0.33} $$
    式中含物性參數(如汽化潛熱r、動力粘度μ)、表面-液體組合常數Csf等

該過程受表面粗糙度、液體過熱度、壓力等因素影響顯著,實際計算需結合具體工況選擇公式。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