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lveolar pore
alveolus
【醫】 air sacs; alveoli of lung; alveoli pulmonis; alveolus; bronchic cells
pulmonary vesicle
aperture; bore; foramen; hole; os; ostium; vulva
【化】 hole; opening
【醫】 apertura; aperturae; aperture; bore; coel-; foramen; foramina; hiatus
mesh; opening; pore; Pori; porosity; porus; trema
肺泡孔(alveolar pores,又稱Kohn孔)是肺組織内相鄰肺泡之間的微小通道,直徑約3-13微米。其核心功能在于維持肺泡間的氣體平衡與壓力調節,允許空氣在相鄰肺泡單元内流動,從而優化肺部通氣效率。這一結構由肺泡壁局部缺損形成,表面覆蓋表面活性物質以減少表面張力(Merck Manual, 2025)。
從組織學角度,肺泡孔的存在增強了肺小葉間的側支通氣,尤其在局部支氣管阻塞時,可通過旁路通氣減少肺不張風險。病理狀态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泡孔數量可能異常增多,這種現象與肺氣腫進展密切相關(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23)。影像學研究中,高分辨率CT可觀察到肺泡孔擴張特征,為臨床診斷提供形态學依據(Radiopaedia, 2024)。
肺泡孔(alveolar pore)是呼吸系統中相鄰肺泡之間的氣體通道,其功能與結構特點如下:
肺泡孔是相鄰肺泡之間相通的小孔,直徑約10~15μm,呈圓形或卵圓形。周圍環繞少量彈性纖維及網狀纖維,形成氣體流通的通道。
肺泡孔的數目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這可能與肺組織彈性變化或長期呼吸活動有關。
肺泡孔不僅存在于肺泡之間,導氣部細支氣管遠端與鄰近肺泡之間也有類似通道(直徑約20μm),進一步擴展了側支通氣的範圍。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篇權威資料,如需進一步了解肺泡隔、氣血屏障等關聯結構,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