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ir crash; aircraft accident
飛機失事(漢語拼音:fēijī shīshì)在漢英詞典中通常被譯為“aviation accident”或“aircraft crash”,指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因機械故障、人為操作失誤、天氣異常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導緻嚴重損害或人員傷亡的事件。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定義,飛機失事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航空器嚴重損毀無法修複、人員死亡或重傷、航空器失蹤或完全無法接近。
飛機失事類型可分為可控飛行撞地(CFIT)、空中相撞、引擎失效等,其中機械故障占比約13%,人為因素占比超過50%(來源: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23年安全報告)。典型案例如2019年波音737 MAX系列因MCAS系統缺陷引發的多起事故,直接推動全球航空安全監管體系改革(來源: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事故調查報告)。
法律層面,《芝加哥公約》附件13規定所有締約國必須建立獨立航空事故調查機構。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數據顯示,2020-2024年全球商用噴氣式飛機事故率穩定在每百萬架次0.14起(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年度安全報告)。現代航空安全工程通過黑匣子(飛行記錄儀)技術、衛星定位系統和增強型近地警告系統(EGPWS)顯著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飛機失事”指飛機在飛行或地面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導緻人員傷亡、飛機嚴重損壞或失蹤的事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範圍
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分類,飛機失事屬于飛行事故中最嚴重的一類,需滿足以下條件之一:人員死亡、飛機結構性損壞、飛機完全無法修複或失蹤。其涵蓋範圍包括墜毀、爆炸、起火、失控迫降等嚴重情況。
與“墜毀”的區别
飛機失事是統稱,而墜毀是其中一種極端情況,特指飛機撞擊地面或水面導緻機毀人亡的後果。例如,飛機因引擎故障迫降後機身部分損壞屬于失事,但若完全解體則屬于墜毀。
常見原因
包括自然因素(如極端天氣、鳥擊)和人為因素(操作失誤、維護不當、恐怖襲擊等)。例如,2022年某航班因強雷暴天氣導緻導航系統失效而失事。
曆史語境演變
古漢語中“失事”曾指處事失誤或戰事失敗(如《三國演義》用法),現代則專指嚴重事故。
典型例句
如需了解更多案例或技術細節,可參考航空安全數據庫(如ICAO報告)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