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flight path
flight; fly; hop; wing
【法】 aviation
method; path; route; way
【計】 path
【化】 path
【醫】 pathway
飛行路徑(Flight Path)是航空領域指航空器在三維空間中從起點到終點的預定軌迹。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附件11》定義,該術語包含水平航迹與垂直剖面雙重維度,需同時滿足導航精度和空域結構要求。
中國民航局《飛行規則》第四章明确飛行路徑需包含以下要素:起降機場間的水平投影、飛行高度層分配、無線電導航台覆蓋範圍,以及應急備降方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終端區儀表程式設計》中強調,飛行路徑設計須遵守障礙物規避準則,确保垂直間隔不低于300米。
現代航空實踐中,飛行路徑可分為四大類型:①儀表飛行規則(IFR)标準離場程式(SID);②區域導航(RNAV)精密進近路徑;③基于性能導航(PBN)的航路結構;④目視飛行規則(VFR)走廊通道。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2019年發布的《空域分類指南》指出,飛行路徑優化需平衡燃油效率與空域容量,采用連續下降運行(CDO)技術可減少5-15%的碳排放。
“飛行路徑”通常指飛機或其他飛行器在空中飛行的具體路線,其核心含義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飛行路徑”對應英文“flight path”(),指飛行器從起點到終點的預定軌迹,包括方向、高度、經停點等要素。在航空領域,它既可以是單次飛行的實際軌迹,也可指代固定的空中交通線(航線)()。
與“航線”的區别
雖然“航線”也屬于飛行路徑的一種,但更強調固定化的空中交通網絡。例如,國際航線需連接不同國家,國内航線則限于同一國家内()。而“飛行路徑”可更靈活,包括臨時調整的軌迹。
安全規範
飛行路徑需遵循空中交通管制要求,如規定寬度和飛行高度,避免與其他航線沖突()。國際民航組織還要求航線規劃時,任何點與最近備降機場的距離不得超過單發飛機120分鐘的航程()。
分類示例
總結來看,“飛行路徑”是一個廣義概念,既包含固定航線,也涵蓋具體飛行中的動态軌迹。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航空管理規範或相關詞典釋義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