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nfish; sunfish
【法】 overturning of vehicle
fish
【醫】 fish; ichthyo-
翻車魚(fān chē yú),中文俗稱因其常側翻漂浮于海面曬太陽的行為得名,英文通稱Ocean Sunfish,學名為Mola mola(拉丁名)。以下是其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釋義:
翻車魚是硬骨魚綱、鲀形目、翻車鲀科(Molidae)的大型海洋魚類。其體型側扁呈橢圓形,尾鳍退化呈短舵狀,背鳍與臀鳍高聳且對稱,整體輪廓類似圓盤。成年個體平均體長1.8米,最大可超3米,體重可達2.3噸,是現存最重的硬骨魚。其皮膚厚韌,表面覆有細小盾鱗,體色以灰褐色為主,腹部銀白。
翻車魚易受海洋塑料污染威脅(常誤食塑料袋),被IUCN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其獨特的生理結構(如無尾柄、脊椎骨僅16節)為魚類進化研究提供重要模型,近年更成為深海生态監測的指示生物。
參考資料:
翻車魚(學名:Mola mola)是一種大型大洋性魚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外形特點
翻車魚體形側扁呈卵圓形或圓形,尾部退化無尾柄,整體像被切去後半部的“大圓盤”。成年個體體長可達3-5.5米,重1400-3500公斤,皮膚厚達15厘米,表面粗糙有粒狀突起。
别名來源
中文名“翻車魚”源于其常側翻漂浮于海面曬太陽的習性(漁民稱為“翻車”),英文名“太陽魚”(Sunfish)也與此相關。拉丁學名“Mola mola”由林奈命名,意為“磨盤”,形容其扁平體形。
分布與行為
主要栖息于熱帶至溫帶海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行動緩慢。小個體較活潑,大個體常側卧水面或潛入百米深海。
食性與防禦
以水母、小魚、甲殼類為主食,有曬太陽助消化的習性。遇威脅時會快速吸氣膨脹,漂浮水面躲避掠食者。
人類利用
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但因體型笨重易被誤捕。
保護狀态
被IUCN列為易危物種(VU),生存受海洋污染和捕撈影響。
網絡梗“翻車魚”指心理脆弱者,源于對其習性的謬傳(如“緊張緻死”),但無科學依據。實際翻車魚適應力較強,并非易受驚魚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