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保本點分析英文解釋翻譯、保本點分析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break-even point analysis

分詞翻譯:

保本點的英語翻譯:

【經】 break-even point

分析的英語翻譯:

analyze; construe; analysis; assay
【計】 parser
【化】 analysis; assaying
【醫】 analysis; anslyze
【經】 analyse

專業解析

保本點分析(Break-even Point Analysis)是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工具,用于确定企業總收入等于總成本時的業務量或銷售額,此時企業既不盈利也不虧損。該概念在漢英詞典中常對應“Break-even Point”(盈虧平衡點)或“Break-even Analysis”(盈虧平衡分析),其核心含義是通過量化模型評估業務風險與盈利門檻。

一、定義與計算原理

保本點(Break-even Point, BEP)的計算基于成本性态劃分:

  1. 固定成本(Fixed Costs):不隨産量變化的成本(如租金、折舊)。
  2. 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s):隨産量比例變動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
  3. 計算公式(單位産品視角): $$ text{保本點銷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單位售價} - text{單位變動成本}} $$ 或從銷售額角度: $$ text{保本點銷售額} = frac{text{固定成本}}{1 - frac{text{變動成本}}{text{銷售收入}}} $$

二、核心應用場景

  1. 風險決策支持

    企業可通過保本點預測新項目的最低可行規模,例如:若固定成本為¥500,000,産品單價¥100,單位變動成本¥60,則保本銷量為12,500單位。低于該銷量将導緻虧損。

  2. 定價策略優化

    分析不同定價對保本點的影響,如單價提升至¥120時,保本銷量降至10,000單位,降低經營壓力。

  3. 成本結構管理

    對比自動化(高固定成本/低變動成本)與人工生産(低固定成本/高變動成本)的保本點差異,指導投資決策。

三、專業術語漢英對照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保本點 Break-even Point (BEP)
固定成本 Fixed Costs
變動成本 Variable Costs
邊際貢獻 Contribution Margin
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

權威參考來源:

(注:為符合原則,引用來源均為行業權威機構,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依據機構名稱檢索官方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保本點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工具,用于确定使企業收入與總成本相等、利潤為零的業務量或銷售額。以下從定義、計算方法和應用意義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概念

保本點(Breakeven Point,BEP)又稱盈虧臨界點或損益平衡點,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内,總收入恰好覆蓋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總和時的業務量水平。此時企業既不盈利也不虧損,是經營決策的重要分界點。

二、計算方法

1.單一産品保本點

示例:某産品固定成本10萬元,單價50元,單位變動成本30元,則:
保本銷售量=100000/(50-30)=5000件;
保本銷售額=100000/[(50-30)/50]=25萬元。

2.多産品保本點

采用加權平均法:

三、應用意義

  1. 風險控制:明确企業需達到的最低業務量,避免虧損。
  2. 定價與成本管理:通過調整價格或成本結構優化保本點,提升盈利能力。
  3. 戰略決策:評估新項目可行性,如投資需覆蓋固定成本的最低銷量。
  4. 績效評估:結合安全邊際(實際銷量-保本銷量)分析經營安全程度。

四、注意事項

通過保本點分析,企業可量化經營風險,優化資源配置,為決策提供關鍵數據支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