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保本點英文解釋翻譯、保本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break-even point

分詞翻譯:

保的英語翻譯:

defend; keep; protect

本的英語翻譯: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機】 aetioporphyrin

點的英語翻譯: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專業解析

保本點(Break-even Point)是財務管理和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企業或項目在經營活動中總收入與總成本相等時的臨界狀态,即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平衡點。該術語的英文翻譯為“Break-even Point”,源于成本-銷量-利潤分析(CVP分析),用于衡量企業經營風險與決策有效性。

定義與公式

從財務角度,保本點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text{保本點(銷售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單位售價} - text{單位可變成本}}

$$

例如,若企業固定成本為$50,000,産品單價$100,單位可變成本$60,則保本銷售量為1,250件。公式體現了固定成本、價格與可變成本的動态關系,被廣泛應用于預算編制和定價策略。

應用場景

  1. 企業決策:确定最低銷量目标以覆蓋成本,輔助新産品定價或市場擴張評估(Investopedia)。
  2. 投資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如計算設備投資的回收周期(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
  3. 風險管理:幫助中小企業預測現金流壓力點,優化成本結構(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影響因素

權威參考資料

  1. Investopedia對保本點的定義與案例解析:鍊接
  2. 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的公式推導與應用指南:鍊接
  3. 學術期刊《管理會計研究》關于CVP模型的實證分析: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保本點(又稱盈虧平衡點)是指企業或項目在經營活動中,總收入與總成本相等時的業務量或銷售額。此時既不盈利也不虧損,是衡量經營風險的重要指标。

核心概念解析:

  1. 定義公式
    保本點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銷售量保本點:
      $$
      text{保本點銷售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單價} - text{單位變動成本}}
      $$
    • 銷售額保本點:
      $$
      text{保本點銷售額}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邊際貢獻率}}
      $$
      其中,邊際貢獻率 =(單價 - 單位變動成本)/ 單價。
  2. 關鍵要素

    • 固定成本:不隨産量變化的成本(如租金、工資)。
    • 變動成本:隨産量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如原材料)。
    • 邊際貢獻:每單位産品收入覆蓋變動成本後的剩餘部分,用于補償固定成本。
  3. 應用場景

    • 企業決策:評估新項目的最低銷量要求或定價策略合理性。
    • 成本控制:分析成本結構對盈利的影響。
    • 風險評估:判斷業務抗風險能力,保本點越低,風險越小。

示例:
假設某企業固定成本為10萬元,産品單價50元,單位變動成本30元,則:
保本點銷售量 = 100,000 / (50-30) =5,000件
保本點銷售額 = 5,000 × 50 =25萬元。

注意事項:
保本點分析基于假設(如成本與價格穩定、産銷平衡),實際中需結合市場動态調整。若企業實際銷量長期低于保本點,則需優化成本或提升收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