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ecurity control
保安措施(Security Measures)指為防範安全風險、維護公共秩序而采取的系統化防護手段。該術語在漢英法律語境中常譯為"security protocols"或"safeguarding procedures",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技術性防護體系
包括閉路監控系統(CCTV surveillance)、生物識别門禁(biometric access control)、電子圍欄(electronic perimeter defense)等物理屏障,此類技術标準主要參照《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GB 50348-2018)。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2676)對視頻監控設備性能指标設有專項技術指引。
二、制度化管理機制
依據《企業事業單位内部治安保衛條例》第十六條,重點單位應當建立巡邏檢查、危險品管控、應急預案等制度體系。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基礎設施保護指南》将安保程式細化為風險評估、威脅分級、響應演練等管理模塊。
三、法律規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第三十一條明确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配備安檢設備、進行身份查驗。英國《2015年反恐與安全法案》(Counter-Terrorism and Security Act 2015)針對重點場所設置強制性的"預防義務"(Prevent Duty)制度。
保安措施是指為維護公共安全、保障人員及財産安全,通過預防、控制等手段實施的系統性防護策略。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 定義與目的
保安措施是由國家或相關機構依法采取的管理手段,旨在減少安全隱患、防範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其核心目标包括保護生命財産安全、确保生産活動安全(如防止工傷事故)。
2. 適用範圍
3. 主要類型
4. 特殊分類
部分措施具有司法性質,例如“保安處分”,針對有社會危險性的人員實施強制禁戒、醫療監禁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如企業安保規程或法律條款),可參考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