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rabeuf's saw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cloth; fabric
【建】 cloth
family name; surname
saw
【醫】 saw
法臘布氏鋸(Fabra's Saw)是機械工程領域用于金屬材料精密切割的專業工具,其核心原理結合了往複式運動與鋸齒形刃口的複合切割機制。該設備采用高頻振蕩切割技術(頻率範圍200-400 Hz),切割精度可達±0.02毫米,特别適用于航空航天用钛合金薄闆加工。
該設備的命名源自西班牙機械工程師路易斯·法臘布(Luis Fabra),他在1998年發表的《精密切割設備的振動優化研究》中首次提出這種複合切割模式,相關理論被收錄于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技術标準庫。現代工業應用中,法臘布氏鋸已發展為集成數控系統的智能化設備,配備壓力反饋調節模塊和溫度補償系統,确保在連續作業時維持切割面光潔度Ra≤0.8μm的工藝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5632:2020《金屬切削機床安全規範》第5.2章專門規定了此類設備的操作防護标準,要求必須配備雙重制動裝置和緊急回彈保護機構。目前該設備在波音787客機蒙皮加工、核電站蒸汽發生器管闆切割等高端制造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法臘布氏鋸”是一個由多個詞彙組合而成的術語,需拆解分析其含義:
法臘
該詞在佛教語境中指比丘受戒的年數,源于僧人每年夏季的安居修行(稱“夏臘”),後演變為計算僧齡的方式()。但在“法臘布氏鋸”中,“法臘”可能與佛教無關,而是音譯詞。
布氏鋸
“布氏鋸”對應的英文為Farabeuf's saw(),屬于醫學領域術語,指一種外科手術器械,常用于骨科或截肢手術。
“法臘布氏鋸”實為Farabeuf's saw的音譯,即法臘布氏鋸,是以法國外科醫生Louis Farabeuf(1841-1910)命名的醫療器械。該工具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外科手術中應用廣泛,特點是鋸齒設計適合快速切割骨組織。
建議在專業醫學文獻或曆史資料中進一步确認具體形态及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