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莪術英文解釋翻譯、莪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radices curcumae zedoariae; radices zedoariae

分詞翻譯:

術的英語翻譯:

art; method; skill
【醫】 technic; technique

專業解析

莪術(é zhú),中文又稱“蓬莪術”或“溫莪術”,是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 C. F. Liang)或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 C. Ling)的幹燥根莖。其英文對應詞為Zedoary 或Zedoary Rhizome,拉丁學名标注為 Rhizoma Curcumae

一、核心釋義與來源

  1. 中文定義

    莪術為常用活血化瘀類中藥,性辛、苦、溫,歸肝、脾經。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主治癥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等症 。

  2. 英文譯名

    • Zedoary:國際通用名稱,源自阿拉伯語“jadwār”,常見于藥學文獻及漢英詞典(如《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
    • Zedoary Rhizome:強調藥用部位為根莖,符合《中國藥典》标準命名 。
    • 拉丁學名:Curcuma phaeocaulis(蓬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廣西莪術)等,為植物分類學依據 。

二、藥用價值與臨床應用

  1. 藥理作用

    現代研究證實莪術含莪術醇(Curcumol)、莪術二酮(Curdione)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血栓及調節免疫等功能 。

    • 抗腫瘤機制:抑制癌細胞增殖(如胃癌、肝癌),臨床常用于輔助放化療 。
    • 消化系統應用:治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配伍木香、砂仁等增強行氣消積之效 。
  2. 經典方劑舉例

    • 莪術散(《證治準繩》):配伍當歸、赤芍等,治血瘀經閉。
    • 三棱莪術湯:與三棱同用,增強破血消癥之力,用于肝硬化、子宮肌瘤等 。

三、權威來源與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明确莪術基源、性狀及含量測定标準,為法定藥用依據 。

  2. WHO國際傳統醫學術語标準(ISO 7272:2022)

    收錄“Zedoary”為莪術官方英文譯名,統一國際術語 。

  3. 《中華本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

    詳述莪術性味歸經、藥理及配伍禁忌,代表中醫權威論述 。

  4. PubMed Central(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數據庫)

    發布莪術油抗卵巢癌機制研究(PMID: 32076321),佐證現代藥效 。


四、使用注意

孕婦禁用;氣血兩虛、月經過多者慎用;忌與郁金同用(“十九畏”配伍禁忌) 。

網絡擴展解釋

莪術是姜科植物莪術的幹燥根莖,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

一、詞義與來源

莪術别名藍心姜、黑心姜、姜七,學名Curcuma aerugionosa,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其根莖呈卵圓形或紡錘形,質地堅實,斷面灰褐色至黃綠色,具樟腦般香味。

二、藥用功效

  1.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苦,歸肝、脾經。
  2. 功能主治
    • 破血行氣:用于血瘀腹痛、經閉、癥瘕積聚(如肝脾腫大、腫瘤)。
    • 消積止痛:治療飲食積滞引起的胃腹脹痛,常配伍焦麥芽、焦槟榔。
    • 通瘀護脈:可緩解心血管堵塞疼痛及腸道積滞疼痛,被稱為“管道疏通劑”。

三、化學成分

根莖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莪術呋喃酮、莪術醇、莪術雙酮等,具有抗炎、抗腫瘤活性。

四、臨床應用

  1. 配伍應用
    常與三棱搭配,三棱偏破血,莪術偏破氣,協同治療氣滞血瘀重症。
  2. 單方應用
    《保生方》記載,單用莪術煎服可治療肺部瘀血導緻的喘急、胸痛。

五、形态特征

植株高80-150厘米,葉片長圓狀橢圓形,中部具紫色暈;穗狀花序,苞片亮紅色,花冠黃色。根莖末端膨大呈塊狀,斷面角質狀有光澤。

如需更詳細的中藥配伍或種植信息,可參考中醫典籍或專業藥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