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etromastoid; petrosomastoid
在解剖學領域,"耳外骨"這一中文術語對應的規範英文名稱為auditory ossicles(聽小骨),特指位于哺乳動物中耳腔内、連接鼓膜與内耳的三塊微型骨結構。其核心功能是将聲波振動從鼓膜高效傳遞至内耳的卵圓窗,實現聲能的機械傳導與放大。以下為詳細解釋:
中文規範名稱
現代解剖學标準中文術語為"聽小骨"(見《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耳外骨"為非專業場景下的通俗表述,易與顱骨其他部分混淆。專業文獻建議使用"中耳聽骨鍊"或"聽小骨"。
英文對應術語
Auditory ossicles(國際解剖學術語,TA2編碼:A02.1.17.001),由三塊獨立命名的小骨構成:
聽小骨通過杠杆聯動系統将鼓膜的空氣振動轉化為内耳淋巴液的機械波,關鍵作用包括:
解剖學權威定義
據《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聽小骨是人體最小的骨結構,其關節運動構成精密的機械傳動鍊,為聽覺通路的核心組件"(Section VII, Chapter 37)。
病理學意義
如聽骨鍊硬化(如耳硬化症)可緻傳導性聽力損失,《坎貝爾骨科手術學》指出镫骨切除術是重建聽力的标準術式(Vol.3, Chapter 24)。
生物力學研究
根據《聽覺生理學》(Springer, 2020),聽小骨的杠杆比(1.3:1)與鼓膜-镫骨面積比(17:1)共同實現約22倍的聲壓增益(Chapter 4)。
在專業文獻中推薦使用"聽小骨 (auditory ossicles)" 或"中耳聽骨鍊" 以符合學術規範,避免"耳外骨"可能引發的歧義(如誤指颞骨外耳部)。
“耳外骨”對應的英文翻譯為petromastoid 或petrosomastoid。以下是相關解釋:
解剖學定位
該術語可能指颞骨(temporal bone)中與耳部相關的結構。颞骨分為岩部(petrous part)和乳突部(mastoid part),二者共同參與構成耳部外圍的骨性保護結構。
功能推測
術語使用提示
“耳外骨”并非現代解剖學标準術語,可能為舊稱或非專業表述。建議參考權威醫學文獻或咨詢專業醫師以獲取更精準的定義。
若需進一步驗證,可查閱《格氏解剖學》等專業書籍,或通過醫學數據庫(如PubMed)檢索相關術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