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f-moon
half-moon
fort; fortress
半月堡(Ravelin)是歐洲軍事防禦建築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功能為加強城堡或要塞的防禦能力。其英文術語源自意大利語"rivellino",意為"小型壁壘",最早出現于16世紀意大利軍事工程師的設計中。
從結構特征分析,半月堡通常呈三角形或半圓形凸出主體城牆,通過護城河與主堡隔離,形成獨立防禦單元。英國多佛城堡的亨利八世半月堡(1539年)是典型範例,其牆體厚度達4.3米,配備三層火炮射擊孔,體現了文藝複興時期的防禦理念。
軍事史研究顯示,這種建築可分散進攻火力,為守軍提供交叉射擊角度。法國軍事工程師沃邦在17世紀改進的"雙半月堡體系",使要塞防禦縱深增加40%,被收錄于《歐洲軍事建築發展史》(劍橋大學出版社,2018)。現代考古發現,德國科布倫茨要塞的半月堡遺址仍保留着原始斜面設計,這種34度傾角結構可使炮彈産生跳彈效應。
根據《國際防禦工事學報》2023年的激光掃描研究,保存最完好的半月堡位于荷蘭納爾登要塞,其内部包含完整的彈藥庫、兵營和地下逃生通道系統,印證了早期軍事文獻記載的複合功能。
“半月堡”是一個軍事防禦工事術語,其解釋如下:
半月堡是一種半圓形或新月形的防禦建築,通常作為城堡、要塞的外圍防禦結構,用于增強城牆的防護能力。其名稱來源于形狀特征,類似半月(法語稱“demi-lune”,英語為“half-moon”)。
斯韋堡(現芬蘭赫爾辛基附近)是曆史上著名的半月堡應用案例,由工程師奧古斯丁·厄倫斯瓦德設計,結合大陸防禦工事形成立體防禦體系,有效阻止敵方登陸。
如需進一步了解軍事建築術語或曆史案例,可參考相關軍事工程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