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hrysorrhetin
【化】 senna
【醫】 folia sennae; senna
【化】 xanthosine; xanthosine (X,Xao)
番瀉葉黃苷(Sennoside Flavone Glycoside)是中藥番瀉葉(Senna alexandrina)中提取的天然蒽醌類化合物,其英文名稱由三部分構成:Sennoside(源自植物學名)、Flavone(黃酮母核)和Glycoside(糖苷鍵結構)。該成分屬于雙蒽酮苷類化合物,化學式為C₄₂H₃₈O₂₀,結構中含兩個葡萄糖單元通過β-1,4糖苷鍵連接雙蒽酮骨架。
在臨床應用領域,番瀉葉黃苷作為刺激性瀉藥的主要活性成分,通過腸道菌群代謝産生大黃酸蒽酮,直接刺激結腸神經叢增強腸蠕動。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作用機制與抑制Na⁺/K⁺-ATP酶活性及調節水通道蛋白表達有關,可縮短食物殘渣在結腸的滞留時間。
根據《中國藥典》2020版記載,該成分的質量控制标準要求含量不低于2.5%(幹燥品計),提取工藝多采用70%乙醇回流法結合大孔樹脂純化技術。毒理學研究顯示,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建議連續服用不超過1周,孕婦及腸梗阻患者禁用。
參考文獻:
“番瀉葉黃苷”可能是對番瀉葉有效成分的表述誤差。目前權威資料中明确記載的活性成分為番瀉苷(Sennosides),而非“黃苷”。以下是具體解析:
核心成分
番瀉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番瀉苷,屬于蒽醌類化合物。它在結腸内被微生物轉化為大黃酸蒽酮,通過刺激腸道神經叢增強腸蠕動,同時促進腸液分泌,從而緩解便秘。
作用機制
應用與注意
臨床常用于短期治療頑固性便秘,但長期使用可能導緻電解質紊亂或腸道依賴,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若您需要進一步了解番瀉葉的其他成分或藥理細節,可參考專業醫學文獻或咨詢醫療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