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斜線(反斜杠)是計算機與數學領域的重要符號,漢語稱為"反斜線",英文對應"backslash",其核心定義與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符號形态與基礎定義 反斜線指從右上向左下傾斜的直線符號"",與正斜線"/"形成鏡像對稱。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解釋,該符號最早出現于1960年代計算機編碼系統,專為解決打字機字符集的局限性而設計。在Unicode标準中,反斜線被編碼為U+005C,歸類為ASCII标點符號。
二、核心應用場景
三、技術規範與标準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9899:2018明确規定,在編程語境中反斜線具有嚴格的轉義功能,不得作為普通字符直接輸出。中國國家标準GB/T 15834-2011《标點符號用法》将其歸類為科技專用符號,建議在正式文本中标注英文名稱"backslash"以确保準确性。
反斜線()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主要應用場景的解釋:
轉義字符
反斜線用于表示特殊字符或取消字符原有含義。例如:
表示換行符"
表示雙引號(避免與字符串邊界沖突)正則表達式
在正則中需雙重轉義,如匹配星號需寫成*
;Java中因字符串轉義需寫為``。
C:Users ame
)。/home/user
或http://example.com
)。用于轉義特殊字符,如SQL語句中插入含引號的字符串:
INSERT INTO table VALUES ('It's a test');
通過'
避免語法錯誤。
指反手位側身用正手擊打對角大斜線(稱為“inside-out”)。例如,右手球員在左側(反手位)繞到正手位,将球擊向對方右側(反手方向)。
反斜線的核心功能是“轉義”或“特殊标記”,具體含義需結合編程語言、操作系統或應用場景判斷。若需更詳細示例,可參考編程學習網、博客園等技術社區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