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hird generation language
【計】 third generation
language; parole; talk
【計】 EULER EULER; L; language; LUCID LUCID; Modula; vector FORTRVN
【醫】 speech
第三代語言(Third-Generation Language,3GL)是計算機編程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核心特征是通過高級語法結構實現人機交互,顯著提升開發效率。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1. 定義與術語對照
第三代語言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第三代編程語言”(Third-Generation Programming Language),指代20世紀50年代後出現的高級編程語言,如C、FORTRAN、COBOL等。相較于第二代彙編語言(2GL),3GL采用更接近自然語言的語法,降低了對硬件直接操作的複雜性。
2. 核心特點
3. 與相鄰代際語言的對比
4. 應用領域
3GL廣泛應用于操作系統(如C語言開發UNIX)、科學計算(FORTRAN)及企業級軟件(Java),至今仍是軟件開發的主流選擇。根據《ACM通信》統計,全球約78%的生産系統仍基于3GL構建。
參考資料
第三代語言(3GL)是計算機編程語言發展曆程中的重要階段,其核心特征為高級抽象和接近自然語言的結構。以下是詳細解析:
第三代語言指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興起的高級編程語言。它們通過語法簡化和邏輯抽象,使程式員擺脫了直接操作硬件的複雜性,轉而關注問題解決本身。
高級抽象
相比第一代(機器語言)和第二代(彙編語言),第三代語言不再依賴二進制或助記符,而是通過變量命名、流程控制語句(如循環、條件判斷)等實現邏輯表達。
結構化與面向對象
跨平台性
多數第三代語言通過編譯器或解釋器實現跨平台運行,例如C語言編譯後的程式可在不同操作系統執行。
世代 | 特點 | 示例 |
---|---|---|
第一代 | 二進制機器碼,直接控制硬件 | 機器語言 |
第二代 | 助記符彙編語言,仍依賴硬件細節 | x86彙編 |
第三代 | 高級抽象,接近自然語言,跨平台 | C、Java、Python |
第四代 | 聲明式編程(如SQL),側重“做什麼而非如何做” | 數據庫查詢語言 |
第三代語言推動了軟件工程的快速發展,降低了編程門檻,使大規模軟件開發成為可能。其設計理念(如模塊化、對象化)至今仍是現代編程語言的基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