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迪塞氏間隙英文解釋翻譯、迪塞氏間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isse's spaces

分詞翻譯:

塞的英語翻譯: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ill in; stopper; stuff; tuck
【醫】 tampon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間隙的英語翻譯:

clear; clearance; gap; interval; space
【化】 back lash; clearance; gap; play; slack
【醫】 clearance; diastem; diastema; interspace; space; spatia; spatium

專業解析

迪塞氏間隙(Dissé's space)是解剖學中的專業術語,指肝髒内肝窦内皮細胞與肝細胞之間的微小空隙。該結構由德國解剖學家約瑟夫·迪塞(Joseph Disse)于1882年首次描述,在肝髒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術語解析與功能

  1. 解剖定位

    位于肝窦内皮細胞與肝闆(肝細胞索)之間,寬度約0.2-1微米,充滿富含蛋白質的組織液。

  2. 核心功能

    • 物質交換:是血液與肝細胞間營養、代謝産物交換的關鍵通道
    • 星狀細胞駐留:間隙内含有肝星狀細胞(HSC),參與維生素A儲存及纖維化調節
    • 病理意義:纖維化過程中,星狀細胞活化導緻膠原沉積,間隙擴大影響肝功能。

臨床關聯

肝硬化時迪塞氏間隙膠原增生,阻礙物質交換,是門脈高壓形成的微觀機制之一。最新研究聚焦其作為肝病治療靶點的潛力。

命名溯源:約瑟夫·迪塞(1852-1912)通過顯微解剖發現該結構,1882年發表于德國《解剖學發展》期刊(Archiv für mikroskopische Anatomie)。


權威參考文獻

  1. Medical Histology (Elsevier, 第6版) 肝微循環章節
  2. Hepat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pringer) 肝纖維化機制
  3.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星狀細胞專題綜述
  4. Journal of Hepatology 靶向治療研究進展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迪塞氏間隙”的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背景 “迪塞氏間隙”(Disse's space)是解剖學中的一個術語,通常指肝髒内肝窦内皮細胞與肝細胞之間的狹小間隙。這一結構由德國解剖學家Joseph Disse于19世紀末首次描述,因此得名。

功能與組成 該間隙内含有:

  1. 血漿成分(允許肝細胞與血液進行物質交換)
  2. 貯脂細胞(Ito細胞,參與維生素A儲存和纖維生成)
  3. 網狀纖維(支撐結構)

臨床意義 • 肝硬化時此間隙膠原纖維異常增生 • 藥物代謝的重要場所 • 病理狀态下可能影響肝窦血流

由于現有搜索結果未提供更詳細的專業解釋,建議通過權威解剖學教材(如《格氏解剖學》)或醫學數據庫(PubMed)獲取最新研究進展。該結構在肝病發生機制和藥物代謝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