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鉛礦英文解釋翻譯、碲鉛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ltaite
分詞翻譯:
碲的英語翻譯:
【化】 telluronium
【醫】 Te; tellurium
鉛礦的英語翻譯:
【機】 lead ore
專業解析
碲鉛礦 (Altaite) 的漢英詞典釋義與礦物學詳解
1. 術語定義與基本屬性 (Term Definition & Basic Properties)
- 中文名稱: 碲鉛礦
- 英文名稱: Altaite
- 化學式: PbTe (Lead Telluride)
- 礦物分類: 碲化物礦物 (Telluride minerals)
- 晶體系統: 等軸晶系 (Isometric/Cubic system)
- 基本描述: 碲鉛礦是一種稀有的碲化物礦物,主要由鉛(Pb)和碲(Te)兩種元素組成,化學式為PbTe。它是鉛和碲的重要礦石礦物之一。其晶體結構類似于方鉛礦(PbS),常呈立方體或八面體晶形,集合體可為粒狀或塊狀。顔色通常為錫白色到略帶黃的鉛灰色,條痕為黑色,具有金屬光澤,不透明,性脆。
2. 物理與化學特性 (Physical &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 顔色 (Color): 錫白色 (Tin-white)、鉛灰色 (Lead-grey),有時帶淺黃或青銅色調。
- 條痕 (Streak): 黑色 (Black)。
- 光澤 (Luster): 強金屬光澤 (Metallic)。
- 透明度 (Transparency): 不透明 (Opaque)。
- 硬度 (Hardness): 莫氏硬度約為 3 (Mohs scale)。
- 解理與斷口 (Cleavage & Fracture): 具有立方體{100}完全解理 (Perfect cubic cleavage),斷口呈參差狀 (Uneven fracture)。
- 比重 (Specific Gravity): 很高,約 8.2 - 8.3。
- 其他性質: 具弱導電性。溶于硝酸,産生白色沉澱(硫酸鉛)和棕色二氧化碲沉澱。
3. 産狀、分布與用途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 Uses)
- 地質産狀 (Geological Occurrence): 主要産于中低溫熱液礦床中,常與自然金、自然銀、其他碲化物(如碲金銀礦、碲汞礦)、硫化物(如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以及石英共生。也見于某些金礦床和銅礦床中。
- 主要産地 (Major Localities): 著名産地包括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墨西哥(索諾拉州)、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美國(科羅拉多州)、澳大利亞、日本等。
- 經濟意義 (Economic Significance): 作為鉛和碲的礦石來源。碲在現代工業中具有重要價值,主要用于冶金(改善合金性能,如易切削鋼、銅合金)、太陽能電池(碲化镉薄膜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器件、熱電材料(利用碲化鉛或其合金的熱電效應發電或制冷)等領域。因此,碲鉛礦是提取碲的重要原料之一。
參考來源 (基于權威礦物學資料與數據庫):
- 《系統礦物學》 (Systematic Mineralogy) - 經典礦物學教材,詳細描述礦物分類與性質。
- Mindat.org - 全球最大的礦物數據庫和定位網站,提供詳盡的礦物數據、照片和産地信息(可線上查詢Altaite條目)。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by Anthony et al. - 标準礦物學參考手冊,提供精确的物理化學數據和結晶學參數。
- Webmineral.com - 提供礦物的結晶學、化學和物理性質數據庫。
- 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礦物資源項目 - 發布有關礦産(包括碲)的地質、生産和用途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法語助手法漢-漢法詞典的釋義,碲鉛礦對應的法語術語為altaïte。這是一種含碲和鉛的礦物,屬于碲化物礦物家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化學組成
化學式為PbTe(碲化鉛),由鉛(Pb)與碲(Te)元素以1:1的原子比例結合形成。
-
礦物學特征
屬于等軸晶系,晶體常呈立方體或八面體形态。顔色通常為銀白色至鉛灰色,具金屬光澤,硬度較低(莫氏硬度約2.5-3),密度較高(約8.2-8.4 g/cm³)。
-
産狀與分布
常見于中低溫熱液礦床中,常與自然金、銀、黃鐵礦等礦物共生。主要産地包括哈薩克斯坦、墨西哥、加拿大等地。
-
應用價值
碲鉛礦是提取稀有元素碲的重要礦石之一。碲在半導體、太陽能電池闆、合金制造等領域有廣泛應用,例如碲化镉(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
注:若需更專業的礦物學數據(如晶胞參數、光學性質等),建議查閱地質學或礦物學權威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