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萘脒英文解釋翻譯、丁萘脒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unamidine
分詞翻譯:
丁的英語翻譯:
fourth; man; population
【機】 butanenitrile
萘的英語翻譯:
【化】 naphthalene; naphthaline; naphthene; tar camphor
【醫】 alabastrine; naphtalin; naphthalene; naphthalin; tar camphor
脒的英語翻譯:
【化】 amidine
【醫】 amidine
專業解析
丁萘脒(Bunamidine)是一種苯并咪唑類衍生物的抗寄生蟲藥物,其英文名稱在《英漢醫學詞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3版)中被規範收錄。該化合物分子式為C₁₆H₁₈N₂O₂,結構上由萘環與脒基通過丁基鍊連接,化學命名為N,N-二丁基-4-萘甲脒。
在藥理學應用中,丁萘脒主要通過抑制寄生蟲線粒體呼吸鍊複合物III發揮驅蟲作用,對縧蟲和部分線蟲感染具有特異性療效。根據《獸醫藥理學與治療學》(第九版)的記載,該藥物在獸醫臨床中常用于治療犬、貓等寵物的腸道寄生蟲感染,推薦劑量為25-50 mg/kg體重。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發布的《陸生動物診斷與疫苗手冊》指出,丁萘脒羟萘酸鹽制劑因在水中的低溶解度而具有緩釋特性,可延長藥物在腸道的作用時間。但需注意該藥物禁用于妊娠動物,可能引發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化學特性方面,丁萘脒在常溫下呈白色結晶粉末,熔點為148-150℃,其鹽酸鹽形式更易溶于水。美國化學會(ACS)的《有機化合物數據庫》顯示該物質CAS登記號為3818-11-9,需避光保存于幹燥環境。
網絡擴展解釋
丁萘脒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作為殺蟲劑和抗寄生蟲藥物使用。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說明:
1.化學性質
- 化學名稱:N,N-二丁基-4-己氧基-1-萘脒()。
- 化學式:C₂₅H₃₈N₂O,分子量約382.58()。
- CAS登錄號:3748-77-4()。
- 常見形式:
- 鹽酸丁萘脒:白色結晶性粉末,易溶于乙醇、氯仿和熱水()。
- 羟萘酸丁萘脒:淡黃色結晶性粉末,可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2.藥理作用
- 作用機制:通過抑制瘧原蟲的DNA合成,幹擾其生長周期(如紅細胞内裂解釋放子孢子),從而減少繁殖能力()。
- 應用範圍:主要用于治療瘧疾(由雌性按蚊傳播的寄生蟲病),屬于廣譜皮膚外用殺蟲劑()。
3.物理性質
- 密度:0.98 g/cm³()。
- 溶解性:不同鹽形式的溶解性差異顯著,例如鹽酸鹽在熱水中可溶,而羟萘酸鹽不溶于水()。
如需查看分子結構式或更詳細數據,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4)。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