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arietal
【醫】 ossa parietale; parietal bones
頂骨(parietal bone)是構成人類顱腔頂部及側壁的成對扁平骨,其英文釋義源自拉丁語"paries"(牆壁)。該術語在醫學解剖學和人類學領域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解剖定位與結構特征
頂骨位于顱骨中線兩側,前接額骨,後連枕骨,下緣與颞骨相接。其外表面呈凸面狀,内表面可見腦膜中動脈溝及顆粒小凹。根據《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定義,頂骨由四個邊緣(矢狀緣、鱗緣、枕緣、額緣)和四個角(蝶角、乳突角、枕角、額角)構成。
胚胎發育與骨化過程
頂骨屬于膜内成骨,胚胎期第7周出現兩個骨化中心。據《人類胚胎學圖譜》記載,新生兒頂骨通過結締組織構成的囟門與相鄰顱骨連接,後囟通常在出生後2-3個月閉合。
臨床關聯性
頂骨骨折占顱骨骨折的18%-40%(《神經外科臨床實踐指南》數據),其内闆凹陷可能引發硬膜外血腫。頂骨厚度存在個體差異,平均為4-7毫米,該參數在顱骨修補術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跨學科應用
法醫學通過頂骨縫愈合程度推斷年齡,誤差範圍±5年。人類學研究中,頂結節突出度是區分人種的重要指标之一,亞洲人群平均頂結節間距較歐洲人群寬3-5毫米。
“頂骨”是人體顱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解釋如下:
頂骨是成對的腦顱骨,位于顱頂中部兩側,呈外隆内凹的四邊形扁骨,左右各一塊。它與額骨、颞骨、枕骨等共同構成顱腔,保護大腦。
頂骨區域需避免外力撞擊,建議佩戴頭盔等防護裝備,減少顱腦損傷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