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滴流床反應器英文解釋翻譯、滴流床反應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trickle bed reactor

分詞翻譯:

滴流的英語翻譯:

trickle
【醫】 staxis; Stillicidium

床的英語翻譯:

bed; fleabag; kip
【醫】 bed; clino-; matrix

反應器的英語翻譯:

reactor
【醫】 reactor

專業解析

滴流床反應器(Trickle Bed Reactor, TBR)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煉制及環保領域的三相固定床反應裝置。其核心特征為氣液兩相以"滴流"或"薄膜"形式共同流經固體催化劑床層,實現氣-液-固三相接觸反應。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AIChE)将其定義為"氣液并流向下通過固定催化劑床層,通過界面傳質實現多相催化反應的過程裝置"。

該反應器的典型結構包含以下要素:

  1. 垂直圓柱形壓力容器(操作壓力可達20MPa)
  2. 催化劑顆粒填充床(粒徑通常為1-5mm)
  3. 氣液分布系統(保證兩相均勻接觸)
  4. 溫度控制系統(采用多段冷卻或加熱裝置)

根據《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期刊的論述,滴流床反應器在加氫脫硫、烴類氧化等過程中具有顯著優勢,其液相停留時間可精确控制在0.5-5分鐘範圍内,適用于中等反應速率的催化過程。《催化評論》的研究指出,相比漿态床反應器,滴流床的催化劑利用率可提升30-50%,且更易實現連續化生産。

在工程實踐中,該設備需特别注意兩相流型控制。根據《化學工程科學》的研究成果,最佳操作狀态應維持在脈沖流區域(Reynolds數100-1000),此時傳質系數可比涓流狀态提高2-3倍。

網絡擴展解釋

滴流床反應器(Trickle Bed Reactor)是一種氣-液-固三相催化反應器,廣泛應用于石油煉制、化工及環保等領域。以下從結構特點、應用場景、優缺點等方面進行綜合解釋:


一、結構與工作原理

  1. 基本構造
    液體以薄液膜形式向下流經固定床層的固體催化劑表面,氣體通常與液體并流向下流動(少數情況逆流)。催化劑顆粒固定填充在床層中,氣液兩相通過分布器均勻分散,形成三相接觸反應界面。

  2. 操作特性
    液體流量較低,在床層中呈現滴流或涓流狀态,氣相為連續相,液相為分散相。這種設計減少了液固比,降低了均相副反應的影響。


二、主要應用領域


三、核心優勢

  1. 高轉化率:平推流操作模式減少返混,提升反應效率。
  2. 低液層阻力:薄液膜降低傳質阻力,增強氣液接觸效率。
  3. 操作穩定:并流操作避免液泛問題,壓降小于鼓泡床反應器。
  4. 催化劑易回收:無需處理細粉催化劑,降低分離成本。

四、技術挑戰與改進

  1. 分布不均問題
    大尺寸反應器中易出現液體溝流、壁流,導緻催化劑局部未濕潤或溫度不均。改進方向包括優化分布器設計(如多孔管結構)。

  2. 内擴散限制
    催化劑顆粒較大時,液相反應物在孔隙内的擴散阻力顯著,可能影響反應速率。


五、分類與關聯

滴流床屬于固定床反應器的一種特殊類型,區别在于其氣液兩相流動模式。與傳統固定床(僅氣固或液固反應)相比,滴流床更適用于需要三相接觸的催化過程。


滴流床反應器通過獨特的氣液分布和固定床結構,在高壓、大規模加工場景中表現出色,但其設計需重點解決流體分布均勻性及傳質效率問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