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acrosciatic
sacrum
【醫】 hier-; hiero-; jew bone; ossa sacrum; resurrection bone; sacral bone
sacrum; vertebrae magnum
hucklebone; ischium
【醫】 ischia; ischio-; ischium; ossa ischii
骶骨 (dǐ gǔ)
骶骨是人體脊柱末端的三角形骨塊,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其英文術語為Sacrum,源自拉丁文 os sacrum(意為“神聖的骨”)。骶骨上接腰椎,下連尾骨,兩側與髋骨(髂骨)形成骶髂關節,構成骨盆後壁。其功能包括支撐脊柱、傳遞軀幹重量至骨盆,并保護盆腔内的神經(如骶神經叢)。骶骨前表面凹陷,有4對骶前孔;後表面凸起,有4對骶後孔,供神經血管通過。
權威來源參考:
定義詳見《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骶骨解剖章節;臨床術語标準參考國際解剖學術語(TA)編碼 A02.2.05.001。
坐骨 (zuò gǔ)
坐骨是髋骨的後下部分,英文稱Ischium(拉丁語源)。其結構分為三部分:
坐骨與恥骨、髂骨共同構成髋骨,是人體坐姿時的主要承重部位。坐骨結節在久坐時易受壓力,臨床中與坐骨神經痛(Sciatica)密切相關。
權威來源參考:
解剖定位依據《坎貝爾骨科手術學》(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第14版;功能描述參考《臨床骨科生物力學》(Orthopaedic Biomechanics)。
術語對照與臨床關聯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拉丁術語 | 主要功能 |
---|---|---|---|
骶骨 | Sacrum | Os sacrum | 支撐脊柱,保護骶神經 |
坐骨 | Ischium | Os ischii | 承重,肌肉與韌帶附着 |
備注:骶骨與坐骨均為骨盆核心結構,參與人體平衡、運動及分娩機制。坐骨神經(源自骶叢)緊貼坐骨結節走行,受壓時可引發放射性疼痛。
來源說明:
以上定義綜合《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及國際解剖學協會(FIPAT)術語庫,臨床關聯性參考《奈特骨科疾病圖譜》。
骶骨和坐骨是人體骨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分别從結構、位置和功能進行解釋:
位置與形态
解剖特點
功能
位置與形态
功能
骶骨與坐骨通過骶髂關節和骨盆環相連,共同維持軀幹穩定性和力傳導。若需進一步了解解剖細節或臨床意義,可參考來源網頁(如、2、5、9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