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電離層誤差英文解釋翻譯、電離層誤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ionospheric error

分詞翻譯:

電離層的英語翻譯:

ionosphere
【化】 ionized layer; ionosphere

誤差的英語翻譯:

error
【計】 booboo; E; errors
【化】 deviation; error
【醫】 error
【經】 error

專業解析

電離層誤差(Ionospheric Error)

電離層誤差是指電磁波信號(如衛星導航信號、無線電波)穿過地球電離層時,因電離層中自由電子和離子的影響而産生的傳播延遲或路徑彎曲現象。電離層是地球大氣層中距地面約50至1000公裡的區域,受太陽輻射影響而電離,形成大量自由電子。當電磁波穿過該區域時,其傳播速度會因電子密度變化而降低,導緻信號傳播時間增加,進而引起定位、測距或通信的誤差。

核心影響與表現

  1. 傳播延遲

    電磁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速度低于真空光速,導緻信號到達時間延遲。例如,GPS單頻接收機的定位誤差可達5–15米,高頻信號(如L1頻段)延遲量顯著。

  2. 頻率依賴性

    誤差大小與信號頻率的平方成反比(公式:$Delta t = frac{40.3}{f} cdot text{TEC}$),其中TEC(總電子含量)是沿傳播路徑的電子密度積分值。因此,雙頻接收機可通過頻率差異修正大部分誤差。

  3. 時空變化性

    電離層電子密度受太陽活動、季節、晝夜和地理位置影響。日間誤差通常高于夜間,赤道區域誤差大于高緯度地區。

修正方法

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在衛星導航、天文觀測和通信領域,電離層誤差是主要誤差源之一。例如,在航空導航中,未修正的誤差可能導緻定位偏差,影響飛行安全;在地球科學研究中,需精确修正以監測地殼毫米級形變。


參考來源:

  1.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空間科學數據中心對電離層物理特性的研究。
  2. 國際GNSS服務組織(IGS)發布的電離層延遲修正技術文檔。
  3. 《GPS原理與應用》(作者:Elliott Kaplan)中關于電離層誤差機制的論述。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鍊接,此處僅标注權威機構及文獻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電離層誤差是衛星導航系統(如GPS)中因信號穿過電離層時傳播速度變化和路徑彎曲導緻的定位偏差。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産生原因

電離層誤差主要由電離層中的自由電子引起。當衛星信號穿過電離層時,電子密度會使信號傳播速度低于真空光速,導緻信號延遲。這種延遲量與傳播路徑上的總電子含量(TEC)成正比,與信號頻率的平方成反比。

二、主要影響

  1. 定位精度下降:單頻接收機受影響最大,測距誤差可達5-150米,極端情況下超過百米。
  2. 動态變化顯著:誤差隨晝夜、季節和地理位置劇烈波動,一天内可能變化一個數量級。
  3. 多維度影響:
    • 碼群延遲(絕對測距誤差)
    • 載波相位超前(相對測距誤差)
    • 多普勒頻移(距速誤差)
    • 信號衰減和相位閃爍。

三、特性分析

  1. 散射性:折射系數與頻率相關,不同頻段信號受影響程度不同。
  2. 互補性:碼觀測值與載波相位觀測值的電離層改正值符號相反。
  3. 時變複雜性:電子密度受太陽活動影響,難以精确建模。

四、修正方法

  1. 雙頻觀測:利用雙頻信號消除一階電離層誤差(主流方法)。
  2. 電離層模型:如Klobuchar模型,通過數學建模預測TEC變化。
  3. 差分技術:通過基準站同步觀測數據削弱局部電離層誤差。

公式表達

電離層延遲量計算: $$ Delta I = frac{40.3 cdot TEC}{f} $$ 其中,$Delta I$為延遲量(米),$TEC$為總電子含量(單位:$10^{16} electrons/m$),$f$為信號頻率(Hz)。


如需更詳細的電離層分層結構或具體修正模型實現原理,可參考學術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