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類染料英文解釋翻譯、靛類染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indigo dye
分詞翻譯:
靛的英語翻譯:
【醫】 indigo
類的英語翻譯:
be similar to; genus; kind; species
【醫】 group; para-; race
染料的英語翻譯:
coloring matter; dye; dyestuff; tincture
【化】 dye; dyestuff
【醫】 dye; dyestuff; stain
專業解析
革類染料(Indigo dyes)是一類以靛藍為主要成分的天然或合成有機化合物,屬于還原染料範疇。其名稱在《英漢化學化工詞彙》中被定義為“分子結構含靛藍母核的染料”,核心化學式為$$
text{C}{16}text{H}{10}text{N}{2}text{O}{2}
$$,屬于芳香族雜環化合物。
分類與來源
- 天然靛類:傳統提取自蓼藍、木藍等植物葉片,通過發酵和氧化工藝制成。據《天然染料化學》記載,中國藍印花布工藝即依賴此類染料。
- 合成靛類:19世紀末德國化學家拜耳(Adolf von Baeyer)首次人工合成靛藍,現代工業通過苯胺縮合反應生産,成為牛仔布染色的主要原料。
染色特性
- 顔色穩定性:靛藍分子與纖維素纖維通過氫鍵結合,耐日曬和洗滌,這一特性被《紡織染料學》列為還原染料的典型優勢。
- 環保争議:合成靛藍生産涉及強酸強堿,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指出需改進廢水處理工藝。
文化應用
日本傳統藍染(Aizome)和中國苗族蠟染均以靛類染料為核心,《東亞紡織史》考證其使用曆史超過2500年。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靛類染料”的詳細解釋如下:
1.定義與來源
- 基本概念:靛類染料是以靛藍(Indigo)為主要成分的染料,屬于深藍色有機化合物。其名稱來源于植物提取的天然色素,如蓼藍、木藍等植物葉片中的成分,經發酵和氧化後形成靛藍沉澱。
- 合成與天然:古代主要依賴植物提取(如蓼藍葉),現代工業中也有合成靛藍,分子式為 ( text{C}{16}text{H}{10}text{N}_2text{O}_2 ),通常呈粉末狀。
2.制作工藝
- 傳統方法:将植物葉片浸泡發酵,加入石灰等堿性物質沉澱,形成靛藍染料塊。例如,徐霞客遊記中描述的“澄靛”即為此類工藝産物。
3.應用領域
- 紡織印染:廣泛用于棉、麻、絲等天然纖維及合成纖維的染色,尤其以靛藍牛仔褲聞名。
- 藥用價值:傳統醫學中,藍靛可用于清熱解毒,治療溫毒、口瘡等症狀。
- 其他用途:古代還用于器物塗飾或繪畫顔料。
4.曆史與文化意義
- 中國古代染布技術的代表,明清時期靛藍布成為重要貿易商品,甚至出口海外。其工藝不僅體現科技水平,還融入民間生活與藝術。
5.顔色特性與安全性
- 光譜範圍:靛色介于藍色和紫色之間,波長約450-420納米。
- 安全性:合成靛藍屬于低毒物質,但需注意工業使用中的防護。
以上信息綜合了曆史、工藝、應用等多角度分析。如需更完整内容,可參考來源網頁(如、7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