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澱粉糊化作用英文解釋翻譯、澱粉糊化作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gelatinization; gelation

分詞翻譯:

澱粉的英語翻譯:

farina; starch
【化】 amylum; starch
【醫】 amyl-; amylo-; amylon; amylum; fecula; starch

糊化的英語翻譯:

【化】 gelatinization; gelation

作用的英語翻譯: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醫】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經】 role

專業解析

澱粉糊化作用(Starch Gelatinization)是食品科學和生物化學中的核心概念,指澱粉顆粒在受熱與水共同作用下發生的不可逆物理化學變化。根據《牛津食品與營養學大辭典》,該過程始于澱粉分子内氫鍵的斷裂,當溫度達到糊化起始溫度(通常為60-70°C)時,顆粒吸水膨脹,最終導緻結晶區解體并形成半透明粘稠膠體。

從反應機制分析,美國食品科技協會(IFT)指出糊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可逆吸水階段(40-60°C)、不可逆膨脹階段(60-80°C)以及完全糊化階段(80°C以上)。此過程中直鍊澱粉從顆粒中滲出,與支鍊澱粉共同形成三維網狀結構,這一結論得到《食品化學》期刊實驗數據的支持。

劍橋大學食品工程實驗室研究發現,糊化程度受多重因素影響:水分含量需達30%以上才能啟動反應;pH值在4-7區間時反應效率最佳;不同澱粉來源(如玉米、馬鈴薯)因顆粒結構差異具有獨特的糊化溫度曲線。該特性在食品工業中具有廣泛應用,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報告顯示,糊化澱粉不僅能改善食品質地(如面包蓬松度),還可提高消化率,其作為增稠劑的應用覆蓋90%的加工食品。

網絡擴展解釋

澱粉糊化作用是澱粉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其本質和過程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定義

澱粉糊化指澱粉顆粒在加熱(通常60-80℃)與水共同作用下,顆粒吸水膨脹、晶體結構破壞,最終形成均勻半透明膠體溶液的過程。

二、發生過程

  1. 可逆吸水階段
    水分進入澱粉粒非晶質部分,顆粒略微膨脹,冷卻後可恢複原狀,雙折射現象存在。
  2. 不可逆吸水階段
    溫度繼續升高,水分子進入微晶間隙,顆粒膨脹至原始體積50-100倍,雙折射現象消失。
  3. 顆粒解體階段
    澱粉顆粒完全破裂,直鍊澱粉溶出,支鍊澱粉形成網狀結構,溶液呈現粘稠膠體狀。

三、分子機制

四、應用領域

  1. 食品加工:賦予面包松軟質地(與蛋白質協同作用)、增稠羹湯類食品;
  2. 飼料工業:提高澱粉消化率(糊化度達80%以上時酶解效率顯著提升);
  3. 工業粘合劑:利用糊化後粘性制作紙制品粘接劑。

相關擴展:糊化後的澱粉若緩慢冷卻會發生“老化”(回生),分子重新排列形成緻密結構,這一特性被用于制作粉皮、涼粉等彈性食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