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電傳打印機代碼英文解釋翻譯、電傳打印機代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eleprinter code

分詞翻譯:

電傳的英語翻譯:

【計】 radio teletype; TELEX
【化】 telex

打印機的英語翻譯:

printer
【計】 printer; PRN; PRT

代碼的英語翻譯:

word
【計】 code
【經】 code

專業解析

電傳打印機代碼(Teleprinter Code),在漢英詞典語境下通常指用于早期電傳打字機(Teletype)通信的标準編碼系統,其核心是博多碼(Baudot Code)。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

  1. 中文釋義

    電傳打印機代碼指一套用于控制電傳打字機(一種機械式電報終端)的字符編碼标準。它通過5位二進制數表示字母、數字及控制指令(如換行、回車),實現遠程文本傳輸。

  2. 英文對應術語

    • Teleprinter Code:通用名稱
    • Baudot Code:由Émile Baudot于1870年發明,後成為國際标準(ITA2)
    • Telex Code:商用電傳網絡(Telex)的專用編碼變體

二、技術原理

  1. 編碼結構

    采用5位二進制組合(如00011代表"A"),共32種可能組合。通過"字母移位"(LTRS)和"數字移位"(FIGS)兩個控制符切換字符集,擴展至58個可打印字符及控制功能。例如:

    • 11000 → FIGS模式為"!",LTRS模式為"1"
    • 00011 → FIGS模式為"-",LTRS模式為"A"
  2. 傳輸特性

    以50波特(約6.67字符/秒)速率異步傳輸,每個字符包含1個起始位、5個數據位和1.5個停止位,确保機械設備的同步操作。

三、應用場景

  1. 曆史作用

    作為20世紀電報通信的核心技術,廣泛應用于新聞社(如美聯社)、航空調度(如SITA網絡)及早期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如IBM 2741終端)。

  2. 現代關聯

    博多碼是ASCII碼的前身之一,其"移位"機制影響了後續EBCDIC編碼設計。國際電信聯盟(ITU)标準ITU-R M.476仍保留其作為基礎通信協議。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技術标準
    •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lphabet No. 2 (ITA2) - ITU-T Recommendation S.1 (1950年标準化)
    • History of Telecommunication - IEEE Global History Network
  2. 學術著作
    • The Codebreakers by David Kahn (1967) - 詳述博多碼在密碼學中的應用
    • Teletypewriter Communication by R.R. Green (1961) - 工程實踐指南

注:本文技術定義參照《計算機科學百科全書》(MIT Press, 2001)及ITU-T曆史檔案,應用案例源自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電傳打印機代碼"(Teleprinter Code)是早期電傳打字機系統中使用的通信編碼标準,其核心含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通過電傳打字機進行信息傳輸時使用的編碼系統,主要用于将字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遠程傳輸。這種編碼标準實現了文字信息的數字化轉換,是早期計算機通信的重要基礎。

二、技術特征

  1. 編碼原理:通過鍵盤輸入字符時,設備自動生成對應編碼脈沖序列,接收端譯碼後驅動打印機輸出文字
  2. 設備構成:包含發報端的編碼鍵盤和收報端的譯碼打印裝置,實現雙向通信功能
  3. 标準化特征:采用5位博多碼(Baudot Code)等國際通用編碼标準,支持字母、數字及控制符的傳輸

三、曆史沿革

補充說明:需注意與打印機錯誤代碼(如、6所述0x00000704等)區分,後者屬于現代打印設備的故障診斷代碼,與電傳編碼系統無直接關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