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equivalence factor
equal in value; equipollence; equivalence
【計】 equifinality; equivalence
【醫】 equivalence
factor
【電】 factor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等價因數”(Equivalent Factor)是一個具有特定數學與金融含義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如下:
等價因數(Equivalent Factor)指在特定數學關系或金融模型中,能使不同形式或不同時間點的數值産生相等效果的乘數因子。它體現了“價值等效”或“關系等價”的核心概念。
數學領域
在數論中,等價因數指整數分解中具有相同質因數幂次組合的因子。例如,若 ( a = p_1^{k_1} p_2^{k_2} ) 和 ( b = p_1^{m_1} p_2^{m_2} ) 滿足 ( k_1 + k_2 = m_1 + m_2 )(指數和相等),則稱 ( a ) 與 ( b ) 為等價因數(來源:《數學辭海》第3卷,數論分支)。
典型場景:簡化代數表達式時識别等效因子。
金融領域
在金融數學中,等價因數是計算現值(Present Value)或未來值(Future Value)的關鍵系數。其公式為:
$$ text{等價因數} = frac{1}{(1 + r)^t} $$
其中 ( r ) 為貼現率,( t ) 為時間周期。該因子将未來現金流折算為當前等效價值(來源:Fabozzi, F.J., Fixed Income Mathematics, 2007, p.83)。
《數學辭海》(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第三卷“數論”章節
Frank J. Fabozzi, Fixed Income Mathematics (McGraw-Hill, 4th ed.)
《英漢數學詞彙》(科學出版社,2018)第211頁
關于“等價因數”這一表述,目前并未在數學或相關學科中找到明确的定義或通用解釋。以下是基于詞義拆解的可能推測:
字面拆解
若組合理解,可能指“在某種條件下被視為等同的因數”。例如,在模運算中,若兩數對某模數同餘,其因數可能因模數限制而表現出等價性。
可能的誤寫或混淆
建議
若您有具體語境(如教材、論文中的用法),請補充說明以便進一步分析。若需探讨數學中的等價概念或因數性質,也可提供更詳細的問題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