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雅"在漢英對照詞典中通常解釋為"refined elegance"或"classical sophistication",指符合正統文化标準的高雅品位。該詞源自《詩經》的"大雅"篇章,收錄了西周貴族祭祀詩歌,奠定了其文化正統性内涵。
現代用法中,"大雅"包含三層核心語義:
詞源學考證顯示,"雅"字甲骨文構形為"隹+口",本義指合乎規範的官方語言,後經《毛詩序》闡釋發展為文化正統的代稱(《漢字源流字典》)。英語對應詞"classical elegance"在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的跨文化研究中,被證實存在16.3%的語義偏差,主要體現中西方對"雅"的價值判斷差異。
“大雅”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大雅》是《詩經》中“雅”的一部分,與《小雅》合稱“二雅”,共收錄31篇西周貴族創作的詩歌。其内容多為歌頌周王室祖先(如文王、武王、宣王)的功績,部分詩篇也反映了厲王、幽王時期的政治混亂。這些詩歌語言莊重,被視為“正聲”,代表周代雅樂的正統。
“大雅”可形容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的人,如“大雅君子”“卓爾不群”。例如班固《西都賦》中“大雅宏達”即指此類人物。魯迅也曾用“大雅”謙稱學識淵博者。
廣義上,“大雅”可指高雅、正派的風範或行為,如“無傷大雅”表示不損害整體雅正。反義詞為“粗俗”“低俗”。例如“難登大雅之堂”即形容事物不夠高雅。
“大雅”既可指《詩經》中的特定詩歌類别,也可引申為對人物品德、學識的贊美,或描述符合正統規範的高雅特質。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