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tube voltmeter; valve voltmeter
電子管電壓表(Vacuum Tube Voltmeter, VTVM)是一種利用電子管放大電路實現高阻抗電壓測量的電子儀器。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過真空管放大器将輸入信號放大後驅動表頭顯示,相較于傳統機械式電壓表,它具有更高的輸入阻抗(通常為10MΩ以上),可減少對被測電路的分流效應,特别適用于高頻或低功率電路的精确測量。
從結構上看,該設備包含三個主要模塊:
在電子技術發展史上,電子管電壓表曾廣泛應用于1940-1970年代的無線電維修、實驗室測量等領域。隨着半導體技術的進步,現代數字萬用表(DMM)已逐步取代其主流地位,但在某些特殊場景(如電子管音響設備維護)仍保留應用價值。
專業文獻中,麻省理工學院《電子測量基礎》(2023版)第5章詳細論證了電子管電壓表的頻率響應特性與輸入阻抗的數學關系: $$ Z_{in} = frac{R_g}{1 + frac{Cg}{C{in}}} $$ 其中$R_g$為栅極電阻,$Cg$和$C{in}$分别代表分布電容與輸入電容。
電子管電壓表是一種早期的電子電壓測量儀器,主要利用真空管(電子管)技術實現高精度電壓測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子管電壓表屬于模拟型電子電壓表,誕生于20世紀初。1915年,R.A.海辛首次通過真空管電路測量電壓,标志着電子管電壓表的出現。它通過電子管放大信號,解決了傳統機械式電壓表靈敏度低的問題。
其工作原理基于電子管的放大特性。輸入的高阻抗設計(通過串聯大電阻)可減少對被測電路的影響,從而測得真實電壓值。電子管将微弱信號放大後,驅動指針或顯示裝置輸出結果。
隨着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電子管電壓表逐漸被晶體管和集成電路電壓表取代。現代電子電壓表已實現數字化、自動換擋和編程控制,但電子管技術為後續儀器奠定了基礎。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發展曆程或技術參數,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