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electronic sentry
electron
【化】 electron
【醫】 e.; electron
【計】 alertor; announciator; beeper
【化】 warner
電子報警器(Electronic Alarm Device)是一種基于電子技術構建的安全防護裝置,通過傳感器探測異常信號(如紅外線、煙霧、震動等),并觸發聲光報警或遠程通知功能。其核心組件包括信號采集模塊、控制單元和輸出裝置。根據《安防工程術語标準》(GB/T 25724-2017),電子報警器需具備環境適應性、抗幹擾能力和誤報率控制三項基礎性能指标。
該設備在工程應用中呈現兩種主流形态:獨立式報警器集成傳感器與報警模塊于一體,適用于小型空間防護;聯網式系統通過Zigbee/WiFi協議接入控制中心,實現多節點協同監測。美國UL認證标準(UL 1023)明确規定,合規設備需通過72小時持續工作測試及電磁兼容性驗證。
典型應用場景涵蓋: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2642系列标準)對報警系統的無線傳輸穩定性、加密算法等級作出分級規定,其中Class III級設備要求支持AES-256加密協議。最新技術趨勢顯示,基于邊緣計算的智能報警器已實現本地化數據處理,有效降低雲端依賴帶來的延遲風險。
電子報警器是一種通過電氣或無線電信號實現安全預警的電子設備,主要用于檢測異常情況并發出警報。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電子報警器由探測器和報警控制器組成。當探測器感知到預設的危險信號(如溫度、聲音、震動等變化)時,控制器會觸發警報裝置,發出聲、光等警示信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品牌或技術參數,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