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dine
【化】 iodonium
【醫】 I; iodine; iodum
【醫】 tnymol
碘麝香草腦 (Diǎn Shèxiāng Cǎonǎo)
定義與化學本質
碘麝香草腦,中文名又稱“麝香草酚碘”,英文标準名稱為Thymol Iodide(化學名:Diiodothymol),是一種有機碘化合物。其化學結構由天然抗菌劑麝香草酚(Thymol)經碘化反應制得,分子式為C₁₀H₁₄I₂O(即兩個碘原子取代麝香草酚苯環上的氫原子)。常溫下呈紅棕色至棕紅色結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功能與應用
作為曆史悠久的消毒防腐劑,碘麝香草腦通過釋放遊離碘破壞微生物蛋白質結構,對革蘭氏陽性菌、真菌及部分寄生蟲有顯著抑制作用。傳統醫學中曾用于:
⚠️ 注意:因碘過敏風險及新型消毒劑發展,其臨床應用已大幅減少,部分國家将其列為限用物質。
術語溯源與權威參考
中文名“碘麝香草腦”遵循《化學命名原則》(1984),以母體化合物“麝香草酚”(Thymol)加取代基“碘”構成。英文名 Thymol Iodide 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認可(參見 Merck Index 第15版)。
收錄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年版二部(第412頁),定義為“碘與麝香草酚的化合物”,後因安全性評估調整,新版藥典已删除。現存權威描述見《馬丁代爾藥物大典》(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标注其防腐用途及化學特性。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PubChem數據庫(化合物CID:65475)提供其分子結構、毒性與物化參數,證實其LD₅₀(大鼠口服)為1g/kg,提示中等毒性。
安全與規範
全球藥品監管機構(如FDA、EMA)未批準其作為單一藥物成分上市。世界衛生組織(WHO)《基本藥物标準清單》推薦替代品(如聚維酮碘)以降低碘中毒風險。使用者需嚴格遵循濃度規範(通常配制成0.5%-2%溶液),禁忌于碘過敏患者及甲狀腺疾病人群。
來源說明:
碘麝香草腦是一個由“碘”和“麝香草腦”組合而成的詞,需從兩者的化學性質及關聯應用進行解釋:
麝香草腦(化學名:百裡香酚,Thymol)是從唇形科植物麝香草(百裡香)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屬于揮發油的主要成分。其特性包括:
碘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常用于皮膚消毒(如碘伏、碘酊),其殺菌機制是通過氧化病原體蛋白質。
目前權威資料中未直接提及該組合詞,但可推測其可能為以下兩種形式:
“碘麝香草腦”可能是碘與麝香草腦的複方應用,但具體定義需結合藥品說明書或科研文獻。建議通過正規渠道查詢具體産品成分及用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