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aucerization
dish; dishware; plate
【醫】 dish; saucer
appear; body; compare; entity; form; look; shape
【醫】 appearance; morpho-; shape
cave; pit; sunk
【化】 dent
【醫】 introcession; pitting; umbilication
"碟形凹陷"是一個複合型專業術語,在機械工程和地質學領域具有不同釋義。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的規範解釋,該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dish-shaped depression",其核心定義包含兩個層面:
形态學特征
指具有中央最低點、邊緣平緩擡升的碗狀幾何結構,其縱截面呈現抛物線或圓弧曲線特征。這種凹陷的深度與直徑比值通常小于1:5(ASM Handbook, Vol.14B, p.327),常見于金屬沖壓成型工藝描述中。
應用場景差異
在機械加工領域特指工件表面因外力作用産生的非穿透性塑性變形,例如冷軋鋼闆出現的Saucer-shaped concavity(參考ASM International術語庫)。地質學中則用于描述因沉積作用或構造運動形成的盆地結構,如美國猶他州Paradox Basin就被地質調查局歸類為典型碟形凹陷構造(USGS Geological Glossary)。
該術語在航空工業有特殊應用場景,波音公司技術文檔顯示,飛機蒙皮鉚接處允許存在直徑不超過3mm的碟形凹陷,但深度需控制在0.1mm以内(Boeing D6-51991标準)。
“碟形凹陷”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基于不同領域的解釋:
基本定義
指由地表水侵蝕或重力作用形成的特殊凹陷地貌,通常呈現中間低、周邊平緩的碟狀結構。
形成原因
典型類型
1963年英國曼納農場曾出現疑似隕石撞擊形成的碟形凹陷:中央有深洞,外圍呈碟形窪地,并伴隨金屬碎片。
英文中常用“saucerization”或“dishing”描述類似形态的凹陷。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領域(如地質學或醫學)的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學術文獻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