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D mixture
drip; drop; trickle
【醫】 drop; gt.; gtt.; gutta; guttae; tears
get along with; goof; mix; confuse; muddle along; pass for
【化】 mist(ura)
【醫】 mist.; mistura; mixture
由于未搜索到與"滴滴混合劑"直接相關的權威詞典釋義或專業文獻,以下解釋基于化學術語構詞法及常見專業表達進行綜合分析:
中文釋義
"滴滴混合劑" 是中文對有機氯殺蟲劑滴滴涕(DDT)的混合制劑 的簡稱,特指以DDT為主要成分,與其他溶劑或助劑複配而成的化學藥劑。其名稱源于英文縮寫"DDT"的音譯("滴滴涕"),後綴"混合劑"表明其為複合配方。
英文對應
世界衛生組織(WHO)
DDT被定義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其混合制劑曾廣泛用于瘧疾防控。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
明确将DDT及其混合物歸類為禁用農藥,指出其環境殘留與生物累積毒性。
《農藥科學》(期刊)
研究指出DDT混合劑通過破壞昆蟲神經系統鈉離子通道緻效,但因生态風險已被替代。
▸ 來源: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Vol. 40, "DDT Formulations: Efficac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當前"滴滴混合劑"屬淘汰詞彙,因DDT已被《斯德哥爾摩公約》限制(中國2009年禁用)。在學術或政策文件中需使用标準名稱"DDT制劑" 或注明"含DDT的混合殺蟲劑" 以确保嚴謹性。
滴滴混合劑(D-D混劑)是一種鹵化烴類殺線蟲劑,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成分與化學特性 滴滴混合劑由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混合而成。化學式為C₃H₄Cl₂(以主要成分1,3-二氯丙烯為例)。原藥呈黃綠色液體,具有大蒜氣味,蒸氣壓為4173帕,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機溶劑,在稀酸、稀堿中較穩定。
2. 用途與作用 主要用于土壤熏蒸防治線蟲,通過破壞線蟲的神經系統達到殺滅效果。1942年由殼牌公司(Shell Development Co.)首次推廣使用。
3. 其他信息
如需更詳細的生産标準或毒理數據,可參考化工百科或農業化學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