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表面能憎水表面英文解釋翻譯、低表面能憎水表面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ow energy hydrophobic surface
分詞翻譯:
低的英語翻譯:
hang down; low; lowness
【醫】 hyp-; hypo-
表面能的英語翻譯:
【化】 surface energy
憎的英語翻譯:
abhor; detest; hate; resent
水的英語翻譯:
Adam's ale; Adam's wine; liquid; water
【化】 water
【醫】 a.; Aq.; aqua; aquae; eau; hydr-; hydro-; hydrogen monoxide; water
【經】 water
表面的英語翻譯:
surface; exterior; facade
【化】 surface
【醫】 superficies; surface
專業解析
低表面能憎水表面(Low Surface Energy Hydrophobic Surface)是指材料表面具有較低的界面自由能,同時表現出對液态水排斥的物理特性。這一概念源于材料科學與界面化學領域,其核心機理在于通過降低固體表面能(通常小于30 mJ/m²)來減弱液體潤濕作用,使接觸角超過90°,形成Cassie-Baxter非潤濕狀态。典型實例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塗層和有機矽材料表面。
該表面特性包含三個關鍵要素:
- 化學組成:以含氟/矽長鍊分子為主體的低極性結構,通過降低分子間作用力實現表面能最小化(參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先進功能材料》第三章)
- 微觀形貌:仿生微納複合結構可增強疏水效果,如荷葉表面的乳突狀突起(來源:Nature Reviews Chemistry 2023年界面特性專刊)
- 動态響應:部分智能表面能通過外界刺激(溫度、電場)調節潤濕性(引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第15卷)
工業應用涵蓋防冰塗層、自清潔建材、微流控芯片等領域。波音787客機翼面防冰系統即采用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塗層,通過ASTM D7334标準測試驗證其接觸角達112°(數據來源:國際航空材料協會技術報告AR-2107)。
網絡擴展解釋
“低表面能憎水表面”是材料科學中的專業術語,結合了材料表面能特性與疏水性能,具體解釋如下:
1.術語分解與定義
- 低表面能:指材料表面的自由能較低,通常由氟化物、有機矽等分子結構實現。表面能低的材料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因此污垢或液體難以附着(如灰塵因降低表面能而更易脫落)。
- 憎水表面(疏水表面):指材料對水的接觸角(θ)大于90°,水難以潤濕表面并形成水滴。θ≥150°時稱為“超疏水表面”(如荷葉效應)。
2.原理與實現方式
- 化學特性:通過低表面能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矽樹脂)降低表面能,減少水分子與材料間的吸引力。
- 物理結構:仿生微納米結構(如凹凸紋理)可增強疏水性,形成氣膜減少接觸面積,進一步提升接觸角。
3.核心指标與分類
- 接觸角θ是判斷疏水性的關鍵:
- θ >90°:疏水表面;
- θ >150°:超疏水表面。
- 低表面能塗層分為兩類:普通疏水塗層(θ>90°)和超疏水塗層(θ>150°且滞後角小)。
4.應用領域
- 防污與自清潔:船體防污塗料(阻止海洋生物附着)、建築外牆(雨水沖刷污垢)。
- 工業與生活:不粘鍋塗層、防水紡織品、電子設備防潮等。
5.補充說明
- 表面能公式:表面能(γ)與接觸角的關系可通過楊氏方程描述:
$$
costheta = frac{gamma{SV} - gamma{SL}}{gamma_{LV}}
$$
其中,γSV、γSL、γLV分别代表固-氣、固-液、液-氣界面能。
總結來看,低表面能憎水表面通過化學改性和物理結構設計,實現高效疏水與防污功能,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日常生活場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