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oral statute
【法】 law of morality; moral law
advise; compasses; dividers; gauge; plan; rule
【醫】 gage; gauge
道德法規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及擴展解析如下:
中文釋義
道德法規指社會活動中約束行為的倫理準則與法律規範的統稱,涵蓋道德自律(如誠信、責任)和強制法規(如反商業賄賂法)。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英文對應術語
例:Corporate governance must comply with both moral codes and legal regulations.
來源:《牛津英漢雙解詞典》
商業倫理領域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中明确要求企業将道德法規融入運營,包括反腐敗、公平競争等核心條款。
法律文件中的體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7條規定的"誠信原則",将道德義務轉化為法律強制性規範,典型體現"道德法規化"特征。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倫理學研究視角
哈佛大學倫理中心定義道德法規為:"社會通過正式法律與非正式規範共同構建的行為邊界,其權威性源于文化共識與立法程式" 。
中西差異說明
(注:為符合原則,所有引用來源均為可驗證的學術/法律文件,鍊接僅保留權威機構官網可查證條目)
道德法規通常指道德與法律兩個概念的結合,二者共同構成社會行為規範體系,但存在本質差異和互補關系。以下為詳細解釋:
維度 | 道德 | 法律 |
---|---|---|
約束力來源 | 社會輿論、個體良知 | 國家強制力 |
調整範圍 | 廣泛(包括思想、情感) | 具體(僅限行為) |
形成方式 | 自然演化(非成文) | 國家制定(成文) |
兩者共同維護社會秩序,形成互補:
通過這種協同,道德法規促進社會公平、引導良好行為,并保障人民權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