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rike
百舌鳥(學名:Turdus merula)是雀形目鸫科鳥類,漢語名稱源自其獨特的鳴叫特性。《漢英大詞典》将其譯為“Eurasian Blackbird”或“Common Blackbird”,指代雄性成鳥通體烏黑、喙部橙黃的典型特征。該物種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生物分類
屬于鸫屬(Turdus),全球分布有多個亞種,中國境内主要為普通亞種(T. m. mandarinus)。成年雄鳥體長約29厘米,雌鳥羽毛呈暗褐色,幼鳥具淺色斑點(《中國鳥類志》科學出版社,2005)。
生态習性
作為雜食性鳴禽,食譜包含昆蟲、蚯蚓及漿果。具有獨特的“鳴啭行為”,能模仿其他鳥類叫聲,《牛津鳥類百科》記載其可發出超過30種不同鳴音(第二版,P. 412)。
文化意象
在中國典籍中,百舌鳥常作為季節物候的象征。《詩經·豳風》記載“七月鳴鵙”即指其夏候特性,而《禮記·月令》稱“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映古人對其鳴叫周期的觀察(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保護現狀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其列為無危物種(LC),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指出城市種群受殺蟲劑污染威脅,建議加強栖息地保護(2015年評估報告)。
“百舌鳥”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分析:
鳥類名稱
百舌鳥是黑鸫(學名:Turdus merula)的别稱。其體長約28厘米,喙尖,毛色黑黃相雜,鳴聲圓滑,擅長模仿其他鳥類叫聲。主要分布于華南及海南島,以昆蟲幼蟲、野果為食。
文化寓意
在漢語中,它常被用來比喻口才出衆、善于辯論或演講的人(如成語“百舌鳥”)。
作為中藥材,其肉可治血虛頭暈、胃痛、小兒語遲等症,需焙幹研末服用。性味甘平,歸經未明确,含蛋白質、氨基酸等成分。
在軍事術語中,“百舌鳥”指代一種反雷達導彈,因其能追蹤雷達電波并精準摧毀目标而得名。
如需更詳細生物學特征或藥用方法,可參考中醫中藥網(-5)及鳥類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