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unit record system
monad; unit
【計】 units
【化】 unit
【醫】 U.; unit
【經】 unit
【計】 recording system
在漢英詞典編纂領域,“單位記錄系統”(Unit Record System)指一種系統化的詞項信息處理模式,其核心是将每個詞目(如漢字、詞語)作為獨立單位,結構化記錄其對應的英語釋義、語法屬性、用例等數據。該系統強調信息的标準化存儲與關聯性管理,是詞典數據庫構建的基礎方法。以下是其關鍵特征解析:
詞目單位化
每個漢語詞目(如“人工智能”)被視作獨立記錄單元,系統收錄其拼音、詞性、義項劃分等基礎屬性。例如“人工智能”詞條下标注拼音 rén gōng zhì néng
及名詞屬性 。
結構化釋義記錄
英語釋義按義項分層存儲,并關聯語域标籤(如學術/口語)。例如:
跨語言對應關系管理
系統建立漢英語義映射規則庫,處理一詞多譯(如“打”對應 hit/play/strike)及文化負載詞(如“江湖”譯作 rivers and lakes 時需附加文化注釋)。
釋義基于雙語平行語料庫(如LCMC語料庫)高頻用例生成,确保譯義實證性。例如“内卷”的譯法 involution 經學術文獻使用頻次驗證後收錄。
新詞(如“元宇宙 metaverse”)通過語料監測模塊觸發系統更新,經編輯審核後集成至詞庫。
該系統支撐了《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等權威辭書的編撰,其結構化數據模型便于:
(注:部分學術資源需機構權限訪問,公衆可參考國家語委發布的《漢英詞典編纂規範》)
單位記錄系統(Unit Record System)是一種半自動化數據處理系統,其核心特征是通過穿孔卡片記錄和處理數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該系統誕生于計算機普及前,主要用于會計和商業數據處理。每個穿孔卡片對應一筆交易的完整數據,因此被稱為“單元記錄”。數據通過卡片上的孔洞位置表示,需人工輔助完成分類、計算等操作。
核心特點
主要組成
典型設備包括:穿孔機(數據錄入)、整理機(卡片分類)、解釋程式機(數據讀取)、會計機器(數值計算)等。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20世紀中前期的會計工作,如工資計算、庫存管理等領域。隨着電子計算機發展,該系統因效率低、容錯性差逐漸被淘汰。
局限性
需大量人工操作,處理速度慢;數據存儲依賴物理卡片,存在易損毀、難以長期保存等問題。其設計理念對現代數據庫的“記錄”概念仍有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