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bismuth acetate
【計】 acetate acid
【化】 acetic acid; ethanoic acid
【醫】 acetic acid; ethanoic acid
bismuth
【醫】 Bi; bismuth
醋酸铋(Bismuth acetate)是一種含铋金屬的有機酸鹽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i(CH₃COO)₃或Bi(C₂H₃O₂)₃。該物質在常溫下呈現為白色至淺黃色結晶粉末,可溶于稀酸和部分有機溶劑,但在水中溶解度較低。
從漢英詞典釋義角度分析,該詞對應的英文術語為"Bismuth acetate",其中"acetate"指乙酸根離子(CH₃COO⁻)形成的鹽類。在化學領域,該化合物主要通過氧化铋與醋酸反應制備,反應方程式為: $$ Bi_2O_3 + 6CH_3COOH → 2Bi(CH_3COO)_3 + 3H_2O $$
實際應用包含兩方面價值:
物化性質方面,其分解溫度約為160-180℃,需避光保存以防分解。毒理學數據顯示,該物質對皮膚和眼睛具有刺激性,操作時需佩戴防護裝備。
來源參考:
醋酸铋(又稱乙酸铋)是一種含铋的有機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i(C₂H₃O₂)₃,分子量為386.12。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通過碳酸铋與冰醋酸在甘露糖醇溶液中加熱回流2小時制得。甘露糖醇可能起到穩定反應體系或促進反應的作用。
其水解反應可表示為:
$$
text{Bi(CH₃COO)₃} + text{H₂O} rightarrow text{BiOCH₃CO₂} + 2text{CH₃COOH}
$$
這一性質使其需在幹燥環境中保存。
總結來看,醋酸铋結合了铋元素的特性與有機酸的功能,在醫藥和工業催化領域具有獨特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