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存取時間英文解釋翻譯、存取時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ccess time
【計】 store access time

相關詞條:

1.readtime  

分詞翻譯:

存的英語翻譯:

accumulate; deposit; exist; keep; live

取的英語翻譯:

adopt; aim at; assume; choose; fetch; get; take
【計】 fetch
【醫】 recipe; superscription

時間的英語翻譯: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專業解析

存取時間(Access Time) 指計算機存儲器(如内存RAM、硬盤HDD、固态硬盤SSD)完成一次數據讀寫操作所需的總時間。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ccess Time,是衡量存儲設備性能的關鍵指标之一。具體包含以下技術維度:

  1. 核心定義與組成

    存取時間從請求發出到數據交付結束,涵蓋三個物理過程:

    • 尋道時間(Seek Time):機械硬盤中磁頭移動到目标磁道的時間(SSD無此過程)。
    • 旋轉延遲(Rotational Latency):硬盤盤片旋轉至目标扇區的時間(SSD不存在)。
    • 傳輸時間(Transfer Time):數據從存儲介質傳輸至接口的耗時。

      内存(RAM)的存取時間主要體現為電路響應延遲,通常以納秒(ns)計量(來源: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計算機存儲術語标準)。

  2. 技術分類

    • 讀取時間(Read Access Time):從存儲單元獲取數據到輸出完成的耗時。
    • 寫入時間(Write Access Time):将數據寫入存儲單元并确認完成的耗時。

      在對稱設計中兩者可能相近,但非易失性存儲器(如NAND Flash)因擦寫機制差異,寫入時間常顯著高于讀取時間(來源: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存儲器測試規範)。

  3. 行業應用意義

    存取時間直接影響系統響應速度:

    • 内存(RAM):DDR4内存典型存取時間為15-20ns,DDR5可降至10ns級,縮短CPU等待數據周期。
    • 硬盤(HDD):7200 RPM機械硬盤平均存取時間約8-12ms,高性能企業級硬盤可低于5ms。
    • 固态硬盤(SSD):因無機械結構,NVMe SSD存取時間可低至0.1ms以下,加速操作系統啟動與程式加載(來源:存儲網絡工業協會 SNIA 性能白皮書)。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存取時間(Access Time)是計算機領域中的專業術語,用于描述存儲設備完成一次數據讀寫操作所需的時間。根據存儲介質的不同,其定義和組成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内存的存取時間

  1. 基本定義
    指CPU從發出讀寫指令到完成數據操作的全過程時間。具體來說,當CPU向内存發送讀取指令後,内存需定位數據地址、傳輸數據至CPU,直到CPU确認接收完成,整個過程耗時即為存取時間。

  2. 關鍵組成

    • 啟動延遲:CPU發出指令到内存響應的初始耗時。
    • 數據傳輸:内存将數據傳回CPU的時間。
    • 典型數值:一般為納秒(ns)級,如60ns-120ns。

二、磁盤的存取時間

  1. 定義擴展
    磁盤的存取時間包括磁頭定位時間(找道時間)和等待數據旋轉到磁頭下方的時間(等待時間),兩者之和為總存取時間。

  2. 具體計算

    • 平均找道時間:通常為10-20ms(毫秒)。
    • 平均等待時間:由磁盤轉速決定,例如6000轉/分的磁盤,平均等待時間為5ms。
    • 公式:平均存取時間 = 平均找道時間 + 平均等待時間。

三、常見誤解

四、應用場景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取時間的具體含義需結合存儲介質類型(内存/磁盤)和操作流程綜合理解。若需更技術細節,可參考計算機硬件原理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