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tore support procedure
memory; storage
【計】 MU; storager
【經】 storage; store
support; favor; back; espouse; hold; prop up; stand by; sustain
【醫】 brace; stay; support
【經】 back; backing; favor; favour; in favour of; stand by
course; procedure; process
【計】 PROC
【化】 process
【醫】 course; process
【經】 process
"存儲支持過程"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定義為:計算機系統中為實現數據持久化與高效管理而設計的系統性操作流程。該術語包含三個關鍵維度:
存儲架構管理 指通過RAID配置、存儲區域網絡(SAN)搭建等技術手段構建可靠的數據存儲框架,符合ISO/IEC 11889國際标準中對可信計算環境的要求。
數據生命周期控制 涵蓋從寫入校驗到冷熱數據分層的完整周期管理,采用CRC校驗算法确保數據完整性: $$ H(x) = x^{32} + x^{26} + x^{23} + x^{22} + x^{16} + x^{12} + x^{11} + x^{10} + x + x + x + x + x + x + 1 $$
容災恢複機制 包含實時鏡像與增量備份技術,參照NIST SP 800-34标準實現RTO(恢複時間目标)和RPO(恢複點目标)的雙重保障。
該術語在《IEEE雲計算術語表》中被歸類為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核心組件,強調其作為現代數據中心運作基石的技術地位。
“存儲支持過程”這一表述在常規技術術語中并不常見,可能是對存儲系統中輔助性流程或功能的概括性描述。結合行業知識,其可能的含義及解釋如下:
數據備份與恢複
指定期将數據複制到獨立存儲介質(如磁帶、雲存儲)的過程,确保在硬件故障或人為誤操作時能快速恢複數據。關鍵步驟包括全量/增量備份、備份驗證等。
存儲資源管理
涉及存儲空間的分配、監控與優化。例如:通過自動化工具動态調整存儲容量,識别冗餘數據并清理,以提高資源利用率。
性能調優
包括數據分層存儲(将高頻訪問數據置于高速介質)、負載均衡策略以及緩存機制優化,以降低訪問延遲并提升吞吐量。
安全與合規
涵蓋數據加密(靜态/傳輸中)、訪問權限控制(如RBAC模型)、審計日志記錄等,确保符合GDPR等數據保護法規要求。
容災與高可用
通過異地多副本存儲、故障自動切換(Failover)等技術,保障業務連續性。例如:分布式存儲系統通過一緻性算法(如Raft)實現數據同步。
擴展說明:這些過程通常需要結合具體技術實現,如使用ZFS文件系統的快照功能實現快速備份,或借助Ceph實現分布式存儲冗餘。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業務需求權衡成本、性能與可靠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