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emory block; storage block; store block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存儲塊"對應的英文術語為"storage block"或"memory block",指計算機系統中數據存儲的基本管理單位。根據《計算機組成與設計》(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著)的定義,存儲塊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物理存儲單元:作為内存或存儲設備的最小可尋址單元,每個存儲塊具有固定字節長度,傳統機械硬盤通常采用512字節或4K字節塊大小(Microsoft技術文檔。
數據操作基礎:文件系統通過塊為單位進行存儲空間分配,如IBM zSystems架構中采用的3390塊格式,單塊容量包含32,768字節。
性能優化機制:現代SSD采用塊擦除技術,單個NAND閃存塊的擦除次數直接影響設備壽命(《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Randal E. Bryant等。
虛拟内存實現:在操作系統層面,Linux内核将物理内存劃分為4KB頁框塊,通過頁表實現虛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現代操作系統》Andrew S. Tanenbaum著。
存儲塊(Block Storage)是一種将存儲空間劃分為固定大小數據塊的技術,主要用于直接訪問和管理數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存儲塊将存儲介質劃分為大小相同的數據塊(通常為幾千字節到幾兆字節),每個塊有唯一地址,供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式直接讀寫。它通過存儲區域網絡(SAN)或本地接口(如SCSI、SATA)連接到服務器,服務器可像使用本地硬盤一樣管理這些塊。
總結來看,存儲塊是底層存儲的核心形式,強調性能與控制權,適用于對I/O要求嚴苛的場景。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協議(如iSCSI、FC)或實現細節,可參考權威技術文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