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hydroleucovorin
【化】 methenyl-; methine; methylidyne; methyne
【醫】 methenyl
【化】 tetrahydrofolic acid; THFA
【醫】 tetrahydrofolic acid
次甲基四氫葉酸(5,10-Methenyltetrahydrofolate)是葉酸代謝通路中的關鍵中間體,其英文名稱直接反映了化學結構特征:"methenyl"表示次甲基(-CH=基團),"tetrahydrofolate"指四氫葉酸。該分子通過N5和N10位點的次甲基橋連接,形成環狀結構,化學式為C20H23N7O6。
在生物化學過程中,次甲基四氫葉酸主要承擔一碳單位轉運功能,參與嘌呤合成和氨基酸代謝。其環狀結構具有特殊穩定性,在酶催化下可轉化為亞甲基四氫葉酸(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或甲酰四氫葉酸(10-Formyltetrahydrofolate)。
該化合物的代謝意義在《生物化學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第7版第18章有系統闡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PubMed Central數據庫收錄的多篇研究論文證實,次甲基四氫葉酸循環障礙與神經管發育缺陷存在直接關聯。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2017年發布的《生物分子命名指南》中對其立體化學命名規則進行了标準化規範。
“次甲基四氫葉酸”這一表述可能存在術語混淆。目前文獻和醫療領域更常見的是“甲基四氫葉酸”(縮寫為5-MTHF),它是葉酸在體内的活性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甲基四氫葉酸是由普通葉酸(維生素B9)經人體代謝轉化後的活性形态,可直接參與生化反應。其名稱中的“甲基”指分子中含有一個-CH3基團,“四氫”表示分子結構中有四個氫原子被還原。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首次從酵母和菠菜中發現了類似物質(即甲基四氫葉酸),但因提取困難且化學性質不穩定,最終人工合成了更穩定的普通葉酸作為替代品。普通葉酸需經酶催化轉化為甲基四氫葉酸才能被人體利用。
約30%-60%人群因MTHFR基因突變導緻普通葉酸轉化能力下降,需直接補充甲基四氫葉酸。這類基因缺陷可能引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妊娠并發症風險。
注:“次甲基”可能為筆誤或術語誤用,建議以“甲基四氫葉酸”為标準表述。若需更專業的化學結構說明,可提供分子式輔助理解: $$ text{C}{20}text{H}{25}text{N}_7text{O}_6 $$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