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黃鐵礦英文解釋翻譯、磁黃鐵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agnetic pyrite; pyrrhotine
分詞翻譯:
磁的英語翻譯:
magnetism
黃鐵礦的英語翻譯:
【化】 common pyrite; iron pyrite; mundic; pyrite
【醫】 iron pyrites
專業解析
磁黃鐵礦(Pyrrhotite)是一種含鐵硫化物礦物,化學式為Fe₁₋xS(x介于0到0.2之間),因鐵元素的部分缺失導緻其具有弱磁性。其英文名稱“Pyrrhotite”源自希臘語“pyrrhótēs”,意為“火焰色”,指代礦物表面常見的青銅色至銅紅色金屬光澤。
物理特性:
- 顔色與光澤:新鮮斷面呈青銅色,氧化後呈銅紅色,條痕為灰黑色,具有金屬光澤。
- 硬度與密度:莫氏硬度為3.5-4.5,比重介于4.6-4.7,屬于不透明礦物。
- 磁性:因晶體結構中鐵原子空位産生的磁疇排列,表現為弱至中等磁性,可通過磁鐵吸附實驗鑒别。
地質産狀:
磁黃鐵礦主要形成于基性火成岩(如輝長岩)和高溫變質岩中,常與黃銅礦、鎳黃鐵礦及磁鐵礦共生。全球典型産地包括加拿大安大略省、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及中國甘肅金川鎳礦床。
工業應用與問題:
- 資源利用:作為次要鐵礦石和硫磺來源,用于冶金和化工領域。
- 建築風險:含磁黃鐵礦的混凝土骨料在氧化後生成硫酸鹽,引發體積膨脹,導緻建築物開裂。此類案例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有廣泛記錄。
權威參考資料:
- Mindat礦物數據庫 - Pyrrhotite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物手冊
- 加拿大礦物與能源協會技術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磁黃鐵礦(Pyrrhotite)是一種含鐵的硫化物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名稱來源
名稱源于希臘語“pyrrhotes”(意為紅色),因其表面氧化後常呈現紅褐色锖色。
2.化學成分與結構
化學式為Fe₁₋ₓS,其中硫含量可達39-40%,鐵原子部分被鎳、钴替代形成類質同象結構。晶體結構分為兩種:
- 高溫六方晶系(320℃以上穩定),空間群P6₃/mmc;
- 低溫單斜晶系(320℃以下穩定),空間群C2/c。
3.物理性質
- 顔色:暗青銅黃色,表面易氧化為褐紅色;
- 光澤:金屬光澤;
- 硬度:4(莫氏硬度);
- 密度:4.6-4.7 g/cm³;
- 磁性:具有弱磁性,是自然界中僅次于磁鐵礦的常見磁性礦物;
- 導電性:可導電。
4.地質産狀
- 成因:主要形成于内生礦床,如基性岩銅鎳硫化物礦床、接觸交代礦床;
- 共生礦物:常與鎳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毒砂等共生;
- 風化:地表環境下易氧化為褐鐵礦。
5.用途
- 工業:硫含量高可制硫酸,含鎳量高時可提煉鎳(但經濟價值低于黃鐵礦);
- 選礦:浮選需添加活化劑以提升可浮性。
6.鑒定特征
暗黑銅黃色外觀、弱磁性、灰黑色條痕是其主要鑒别标志。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百科、礦物學資料及工業應用研究,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地質文獻或礦物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