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agnetic tape format
magnetic tape; tape
【計】 magnetic tape; MT; TP
【化】 magnetic tape; tape
form; pattern
【計】 format; format detail; formats
【化】 format
【經】 format; forms
磁帶格式(Magnetic Tape Format)指利用磁性介質記錄數據的标準化存儲規範,主要包含物理結構和編碼方式兩層含義。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術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magnetic tape format",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三個方面:
物理規格
包括磁帶寬度(常見1/4英寸、1/2英寸)、帶基材料(聚酯薄膜)、磁道數量(4軌/8軌)等物理參數。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标準文件明确規定了盒式磁帶的機械尺寸與磁迹分布。
編碼系統
采用線性數字編碼(LTO)、螺旋掃描(DAT)等記錄方式。美國國家信息标準組織定義了數字音頻磁帶的糾錯編碼規則,其中組編碼記錄(GCR)技術可提升存儲密度20%。
兼容特性
格式差異直接影響設備讀取,如VHS與Betamax的格式之争導緻市場分化。IEEE磁存儲技術委員會收錄了38種曆史磁帶格式的技術白皮書,包含已淘汰的QIC-120到現代LTO-9等規格。
該術語在計算機存儲史中具有特殊地位,2000年IBM發布的3592格式磁帶仍用于政府檔案存儲,單盤容量可達25TB。英國物理學會的《存儲介質演進》專刊詳細分析了磁帶格式在冷數據存儲中的持續價值。
磁帶格式是指數據在磁帶上的組織方式和存儲結構,主要涉及物理記錄形式與邏輯數據布局。以下是綜合解釋:
磁帶格式的核心是将數據按特定規則分段存儲,通常以塊(Block)為單位,塊間通過間隙分隔。這種結構既保證數據完整性,又便于快速定位(如标題塊記錄關鍵元數據:井名、采樣深度等)。
磁帶格式的低傳輸速率和搜索延遲問題較突出,但因其高擴展性與低成本,仍廣泛用于大型系統備份。
如需了解具體格式的技術參數(如SEG-Y文件頭字節分配),可參考行業标準文檔或地震數據處理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