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wide mouthed bottle
大口瓶(wide-mouth bottle/jar)是漢語中描述一類容器時使用的術語,其英文對應詞為"wide-mouth bottle"或"wide-neck jar"。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該詞指代具有以下特征的容器:
結構定義
瓶口直徑與瓶身直徑比例大于普通容器,開口寬度通常在5厘米以上,便于裝入固态或半固态物品。此類設計符合美國ASTM D3951标準中對廣口容器的規範。
材質與用途
常見材質包括鈉鈣玻璃(soda-lime glass)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中硼矽玻璃材質因耐高溫特性,多用于實驗室标本存儲。根據《劍橋學術英語詞典》的釋義,這類容器在食品腌制、化學試劑分裝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詞源辨析
漢語"大口瓶"與英語"jar"存在語義差異。牛津詞典特别指出,"jar"可泛指帶蓋容器,而"大口瓶"在漢語中專指瓶口擴張率達1:0.6以上的特定器型。中國輕工業标準QB/T 2664-2022對此類容器的密封性能有分級規定。
文化延伸
民俗學記錄顯示,明代青花大口梅瓶曾被用于儲酒祭祀,其形制演變可追溯至漢代陶罐。現代工業設計中,德國DIN 6093标準将此類容器歸類為"Type III包裝容器"。
“大口瓶”一詞的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大口瓶又稱廣口瓶,是一種口部較寬的玻璃容器,主要用于盛放固體試劑或藥品,如化學實驗中的片狀、顆粒狀物質,也可用于存放膠囊等醫療用品。其名稱源于較大的瓶口設計,便于取用固體物質。
特點與用途
材質與類型
使用注意事項
延伸信息
詞源補充
“瓶”在漢語中泛指口小腹大的容器,而“大口瓶”通過“大口”強調了瓶口寬大的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詞典類網頁(如、8、10)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